若推「试离婚」 有利有弊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4月05日


豪士

为了缓冲市场因不理性交易行为而产生的剧烈下跌,中国的A股市场曾在2015年底引入了指数熔断机制,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如今,这种类似「保险丝」功用的政策正被人建议用在婚姻制度上:两会期间,来自甘肃代表团的张海波建议,在登记离婚程序中设置缓冲期至少一个月,期满后仍然坚持的,予以登记。

高离婚率须正视

正如张代表所言,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对待感情的态度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致中国近十年来的离婚率呈居高不下的态势,而且离婚人群呈现出年轻化、婚龄短的趋势,结婚不到三年就离婚的人群中,80后的比例高达45%。在离婚率高居不下的背后,除了夫妻因缘分走到尽头而离婚的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因一时冲动而大闹离婚的。当然也还有各种各样鉆政策漏洞的「假离婚」现象。因此,在理清高离婚率背后复杂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就这些现象做具体的分析,探讨「试离婚」制度是否有必要和是否可行。

要说「试离婚」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其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的,至少对因一言不合而闹离婚的夫妇来说,能为双方提供一个冷静的思考时期,用来进行情感调节,免得因为被情绪裹挟而加深感情裂痕,把「小事化大」。这种準备式离婚有助于双方婚姻解体后的生活适应和心理调适,达到破镜重圆的目的,从而避免家庭破裂带来的悲剧。虽说离婚后可以复婚,但真正的离婚对当事人造成不少困扰,比如子女的抚养和财产的分割等,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很复杂。从这个层面而言,「试离婚」制度有一定的必要性。

非解决婚姻危机的「灵丹妙药」

如果「试离婚」制度能挽回当事人的感情,那确实值得推广。但任何一枚硬币都有两面性,「试离婚」制度同样也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如果笼统出台这个制度,就很有可能被一些人在这段过渡时间用来转移财产或者制造更多的争端,甚至最终变成搞婚外恋的藉口和保护伞。因为「试离婚」期间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无法界定,反而为一些人提供了政策的便利,而对另一方带来更多的困境,增加了离婚的复杂性。想必这就是「试离婚」制度这些年并没有推出的原因。

如此看来,「试离婚」制度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因为目前还没有具体统计数据,很难得知背后有多少夫妻因一时冲动而离婚。笔者相信,这其中很大部分的比例是因为感情破裂。

不管怎幺说,婚姻总是复杂的,「试离婚」绝不是解决婚姻危机的灵丹妙药。

上一篇:比泡沫更可贵的绿地
下一篇:学术导师权力谁来监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