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门」冷射规则三支箭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1月21日

作者:路人甲

在讲台上侃侃而教的罗老师,做梦也不会想到,她会以这种方式成为网红,当然叫「网黑」似乎更确切些。她以扒门、倒地打滚的方式,在合肥站成功阻止G1747次高铁按时发车,最终全家三口子团团圆圆,如愿一起到达广州。

这起高铁门事件,也算是一起典型的人治与法治的较量,为何最终结果是法治的惨败?

箭一,有法不依

挑战法治的成功,功臣当然首归于罗老师射来的第一支利箭,有法不依,最后发展到抗法不依。以柔弱的之躯阻挡高铁之门,哪里来的勇气?有人归之为性格因素,平时在家在单位可能霸道惯了。绝大多数网友,都将之归为道德素质差,按理说教师这个群体应该属于整个社会中素质较高的阶层了,且罗老师据说还被评为合肥市庐阳区教育体育局的先进教育工作者。所以,这些反思,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没有触及到深层次的文化因素。

古老的农业生产,时间只要精确到月就行了,所谓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按节气播种而已。工业生产,时间需要精确到秒,进入后工业社会要求当然更高。所以工业文化的时间契约,要显着高于农业文化。仅数十年,中国工业化创造了高速发展的奇迹,但是工业文明所衍生的工业文化并不会自动与奇迹同步,相对于早于中国三四百年进入工业社会的地区来说,普遍守时观念较差,由于发展得太快了,许多人的时间观念仍然停留于农业文明时代。这种守时文化的差异,不仅是守时率高低,而是更多的更关键地体现在,不能坦然接受自身爽时后应该承担的经济后果和法律后果,这是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文化短板之一。

所以最开始也是最真实的罗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覆强调她迟到的老公只需要10秒,就可以上车,而守护规则的人,就是不给这10秒,这激怒了老师?

所以罗老师所犯的错,也是每个「农业文明人」很容易犯的错。日前,又有女子宝鸡南站拦高铁门等老公上车;竟还有人专门打110,要求火车等他20分钟。与挑战法治的权力与金钱比,旧文化,真可怕。

箭二,执法不严

但比罗老师更可怕的是铁总,射向法治的第二支箭,是执法不严。

铁路公安对罗某处罚依据是《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也仅罚款2000元。但事实上,罗某的行为也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根据该法第23条规定,「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情节较重的,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铁路公安也许在其裁量权範围内。但是对于违规者来说,挑战成本太低,甚至是很划得来的。如果坐不了火车,三口子要当天按时从合肥赶到广州,只能选择坐飞机,3张机票钱无论如何2000元买不到的。

箭三,违法不究

其实,到现在为止,罗老师高铁门事件,还有部分核心事实的真相仍是一个谜。老公被挡在检票口,是整个事件的起因,据罗老师讲老公没有迟到,而站方告诉公众的就是迟到被挡。

双方各执一词,因为没有视频为证,俺们只好做一个推理,假如罗老公确实迟到了,根据相关道路运输法规,就不能上车。既然站方还放任上车,那就是违法不究,甚至有纵容违规。假如罗老公确实没有迟到了,检票人员就是无理侵犯了其乘车权,涉嫌滥用职权,也属典型的违规行为,检票人员也应该受到相应处罚。

所以不论事实真相如何,车站方均会存在违法不究的现象,这就是车站射向法治的利箭。

在三支利箭下,法治的规则,已是伤痕累累,破坏规则的人,比如罗老师对法治的伤害,如果说情有可原的话,而守护规则的执法者,如铁总如车站对法治的伤害,则理无可谅。忠实地守护规则的,不能总是靠舆论,发出正义呼声的网友似乎千千万万,但他们却仍然是孤军作战。

上一篇:亮剑为和平背书
下一篇:中国版「#MeToo」?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