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和平背书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1月21日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伊始,解放军全军开训时间点的选择尽显一个「早」字,史上首次;而且提升到国家元首、最高统帅亲临训场的最高规格,实属罕见;特别是全国联动,各战区、各兵种的同步实练,更是史上首次。习近平还登上「陆战之王」99A坦克,这向全世界传达了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仗怎幺打,兵就怎幺练。中国军队的实战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再上新台阶,中国军队已经并将始终处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实战状态。

划红线,靠亮剑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不是更好幺。为什幺此次要如此高规格高调地秀出来?想起正好一个月前,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在华盛顿宣示:「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一经爆出便成为了「网红」,网友们直呼过瘾。而且大使「特别低头念稿」,显然正如他自己所言,绝不是玩笑。

此前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授权法》,其中含有「美台军舰实现互访」条文。紧接着,就有了这句引发世界关注的「强硬宣言」,显然这是为台湾问题划出的红线。

然而外交人员用嘴划出的红线,很容易被霸权者和心存侥幸者忽视,红线最终还必须用剑再划。于是有了轰6K等「绕岛巡航」专用新词的诞生,于是大家好像明白了为何此次创新实训如此高调高格。高调亮剑,只为划出铁的红线。大使先生的话,时间长了或许可以忘掉,高高举起的剑,随时可以落下,相信谁也不能、更不敢忘掉。

众所周知,中国还为朝核问题,也划了红线,那就是不能在中国的家门口生战生乱。然而,还是要复习那句话,划红线,不能仅靠嘴来划,能战方能止战。

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可以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但对于军队来说,就是要随时做好打仗而且打胜仗的準备,不管国际形势紧张或缓和,对于军队来说,永远只有一个选项:能战方能止战。

和平崛起的新注释

自从美国重返亚太以来,中国周边局势更加复杂敏感,在钓鱼岛问题上划红线,在南海问题上划红线,中国周边需要划上多条红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此番以高调亮剑,再来划一遍红线,也是中国崛起的一种必然,今后中国各种军事创新,仍将陆续有来。虽然有些意料之外,其实都在情理之中。一剑多线,何乐而不为。

6.18中印洞朗对峙事件,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也许在瞧不起三哥的人看来,这就是一个军事游戏,但很少有人能品味到,这起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或是深远的。

试想,一个中国从未将其视为战略对手甚而是友好伙伴的印度,为何敢于用军事手段强行挑衅中国的主权?

用一场战争或者代理人战争,阻滞中国的崛起,这样的阴谋和阳谋,在国际反华的所谓战略家们心里,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所以印度的冲动,不排除会和某大国有所勾兑。

在菲律宾、越南都不愿做的冤大头,印度居然敢尝试,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对中国的误判。中国一直向世界昭示和平崛起,在印度眼里,为了不失去和平发展的机遇,中国不会打仗,甚至是害怕打仗,挑衅没有任何风险。

善良总是被人利用?所以,全世界已经关注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坚持和平崛起不变的前提下,用包含此次联训在内的系列军事创新的实践,对和平崛起做出了新的注释。全力发展经济、和平崛起的同时,更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就是对战争估计的不足,中国和平崛起,但不排斥对战争的準备。中国的崛起极可能要面临战争的考验。和平不是靠愿望,而是靠军事实力。

进入新时代,从十九大报告到2018新年贺词,再到习主席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实战第一」的新时代强军思想贯穿始终。要想和平崛起,就必须军事崛起,想要和平,就要随时準备战争。

上一篇:不要过分放大深圳限售
下一篇:「高铁门」冷射规则三支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