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差异 促成多元美好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2月25日

作者:豪士

每逢过节,特别是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寒冷的大冬天,南北方的人似乎都要围绕一些地域差异而发生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在刚过去的冬至日,南北方就该吃什幺或者该不该过节又有了一番激烈争辩,仿佛给这越来越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增添了额外的氛围。冬至是吃饺子还是汤圆,亦或是吃麵呢?天下之大,无所不包。东西南北中,天下各不同。在辽阔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因为地理、气候等的差异,各个地区在语言、饮食、文化、社会经济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巨大的不同。如要详细罗列南北方的差异,估计非写成书不可言尽。关于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的划分最具说服力,中国从北到南,地跨多个温度带。北方冬天严寒,南方夏季酷热;北方乾旱,南方湿润。对冬天来说,南北方对冷的体会最容易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有暖气的北方不是真冷,无暖气的南方才是寒气袭人。南方人以为北方人抗冻,北方人认为南方不冷,都只是停留在想象中。

除了气候差异,南北方在说话方式,甚至神态举止上都有细微的区分。南方人通常被认为长得瘦小,温和内敛;北方人则粗犷壮实,热情大方,说话直来直去。而在饮食层面,「南米北麵」、「甜鹹」之争从未停息。在中国的八大菜系中,北方只有鲁菜一席独撑场面,似乎逊色不少,而南方地区则囊括了余下的粤菜、淮扬菜、川菜、湘菜等。「北方澡堂搓泥巴,南方厨房怕蟑螂。」这是网友的神总结,如此种种,南北方总是处在不停地互相调侃和争论中。

和而不同是为美

北国之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国之南,四季温暖如春。南北差异很大,却又有各自之特色,构成了一幅充满各种色彩的美丽画卷。虽然南北方可以细化出诸多不同,但总在互相包容并蓄中和谐共存。无论是语言文化,还是美食佳餚,南北方的和而不同,使得中国更具魅力。比如说,八大菜系各有千秋,口味丰富,使得人们得嚐其中的美味,构成了「舌尖上的中国」,羡煞外国人。中国的文化亦是如此,在五千年的互相交融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从这个层面来说,如果非要在南北方差异上争个高下、辩个「正统」,那只能说是眼光格局不够,没能体会到差异存在的美妙之处。因此,「南北之争」停留在调侃中为好,如果上升到地域歧视,或者种族歧视的层面,则有失风範。此外,如果所有的东西的非要实现「大一统」,那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便蕩然无存。世界本来就是个万花筒,因为不同而多彩迷人,各国、各地的人不能因为存在差异而衍生歧视来,更不要为了巩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而抵制或者贬毁别地的文化,否则这个世界将会失色不少。

上一篇:两岸文化纽带割不断
下一篇:西湾别余光 乡愁淡似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