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灵童
近日「中国科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準备共建一所国际性高水平的大学」的帖子火爆。这所还没影的大学,竟有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甘肃5省称会在当地省会城市落户。
不用说这是则谣传,但却折射出中国的城市正在进行一场你争我夺的人才大战。武汉提出5年留住百万大学生,青岛和深圳均着手5年内新建十所有影响力的大学。中国各地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以及大兴新兴产业,造成对人才需求急剧膨胀,更加速了这轮人才的比拼。
软硬件建设加速
过往依赖全国人才的深圳,在各地拿出人才大招情况下,无疑会分流人才。鑒于此,深圳加大了人才基建的力度。继去年与北大、清华、国科大签约在深圳开办本科,引入中山大学进深圳光明新区开分校之外。年初深圳两会上提出「十大行动计划」,半年多来进展迅速。十大海外创新中心目前已挂牌7家,分布于美国三藩市、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地。同时,深圳还在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规划建设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室。在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招商局集团、腾讯、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入选国家级「双创」示範基地之后,今年深圳又启动了首批10家市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除了上述硬件建设,深圳同步进行软件配套。与科技部共同建设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到目前已经建立了68家技术转移机构。而且,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创客,深圳都走在了中国的前列,以先行先试来吸引行业前沿人士。在财政支持上,除了常规的实施孔雀计划,每年安排10亿元资金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以外,还设立80亿元规模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开展前沿技术、原创技术、颠覆性技术等研究。除了深圳市一级的奖励以外,各个区对人才入驻也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前海合作区已连续几年对高端人才实行15%个税,去年一年深圳就返税几千万元。在深圳不少科技产业园都对人才实现保姆式服务,从孩子入学到家庭医疗提供全套服务。时下深圳不少教育机构,外教占有相当比例,国际性知名中小学均将深圳列为办学重地,因为这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
不仅揽才还要输才
深圳科创委一位负责人近来表示,我们引进、推出不对等,引进的有人才、有项目,推出去的可能就没有人才,这是深圳的短板。深圳正通过国际大学城和与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来尽快补齐这块短板。
香港拥有亚洲和全球知名的高校,但也面临着内地知名高校的竞争,因此如何融入到深圳的人才基建,从而分享人才红利,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核心内容。据悉,目前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上升为粤港澳城市群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有望在双创示範基地先行先试,香港应与深圳同进退,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深港合作才能由此再上新台阶。两地合作也才能让深圳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人才高地。深圳人才只进不出的局面将得到彻底改观。
下一篇::剿灭容易 拿捏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