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食难肥 何不共享钱程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9月24日

作者:张碧珊

刚过去的一周,ICO才刚刚混个眼熟,眨眼间监管层直接开枪把比特币给毙了。

一直以来,金融界都是以仰望的姿态注视着比特币,直到TVB做了一回皇帝新衣里面的那小孩,在电视剧踩过界中,被陷害的警察要着草,老友塞给一台手机,千叮万嘱要跟身,因为里面有比特币,相比现金和刷卡更便于逃避通缉。一语道破,一币两面。创新、漏洞与监管的一拍两散,就此打住不再延伸,这次想说说创新、追赶和共赢的钱景。

倒逼改革确有成效

实话实说,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走进银行了,一是日常生活不再需要,来往账户自动扣款,普通消费扫码支付;二是古往今来码字赚钱不多,实在没有财富可供管理。再次光临,惊掉下巴。首先是排队等号,人满为患不复存在,一不小心银行职员还比顾客多;紧接着态度亲善,无须埋头苦干职员笑容自然可掬,耐心推荐最优选项;最关键是收费骤降,立马感觉支付宝和微信被换位了。作为消费者,确实收到马云倒逼银行带来的改革红利。

想想之前看到大行半年报,依旧妄自判断大笨象还靠着吃老本,殊不知银行沉澱远不止风控能力,有钱自然讲究服务品质,一杯茶水一对一服务,从耐心细緻解读理财产品风险,到跨行转账手续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加上必须修正固执坚持理财产品不如余额宝的陈旧观念;相较之下,独自对着支付宝和微信APP囫囵吞枣,风险条款全靠自学,高低立现。

抛开还未到来的加码监管暂且不说,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异常激烈,当然也刷新一众消费体验,最经典莫过于外卖,从星巴克到臭豆腐,随点随送。美团背后有腾讯,饿了幺则有阿里,战绩被无限放大,接着问题就来了,事到如今谁来倒逼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改革呢。

龟兔赛跑结果难料

消费再也不能简单粗暴挂钩剁手,加上金融二字,便是如虎添翼。有统计,眼下内地消费金融市场规模6万亿,3年后翻番将会超过12万亿。具体财报是这样体现的,京东二季度业绩显示,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业务收入同步增长将近200%;中国银行控股的中银消费金融上半年纯利增长190%也不丢人。增速来看叮当马头,现实中,京东白条名气断然要比工商银行的融e购响亮。用数据来说话,融e购奋斗了两年用户6400万,而京东白条则拥有1.5亿个人用户。

一直以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是一场龟兔赛跑,如今看来,别说结果难料,谁龟谁兔也难辨。俗话说独食难肥,既然蛋糕不小,何不尝试强强联手,给消费者更便捷舒适安全的使用体验呢。说白了,百年银行不差钱且风控了得,就差了点渠道和客户;新扎BATJ手握技术也就差了那幺一点点钱,想象一下,哪天镕钱理财、转账付款、消费支付、打折促销每一个金融环节实现无缝对接消费场景,那叫一个舒心写意。

只不过,时至今日,每每想到支付宝和微信收取提现手续费就心如刀割。互掐伤害的是消费者,合作才有望各方共赢。

上一篇:有事别用表情包
下一篇:群主不好当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