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团「双箱盛放」说开去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7月24日

上周,知名团购网站美团网在App上开辟了一个「清真」频道,并在广告上说明清真食品和非清真食品会被分开双箱盛放,引发网友强烈声讨。对于美团来讲,这是典型的失败营销。当然今天要说的并不是营销,而是导致这场营销失败的原因。美团之所以搞双箱配送的营销失败,在于当今社会对清真泛化的误解。

清真被商业消费

所谓「清真」是指阿拉伯语中的Halal,意思是「合法的」。中国古代文人在描写伊斯兰教的时候用到「清净无然;真主原有独真,谓之清真;至清至真。」所以清真这个词便流传下来。清真的食品不仅仅是非猪肉驴肉的问题,即使是鸡肉、羊肉和牛肉,宰杀时没有阿訇诵经,以真主之名宰杀,都不能算作清真。

为什幺穆斯林一定要「清真」呢?因为他们认为不清真的是肮髒的不洁净的,清真的本意就是洁净无染。这一概念在他们的宗教场合运用并没有什幺不妥,但一旦超出了宗教範围,进入了世俗生活,则难免造成冲突。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人生活中的很多食品都被打上了「清真」的标签,甚至相继出现了清真收银台、清真病房、清真浴室等。这虽然没有在生活中掀起多大的波澜,但已经让很多中国人内心感到丝丝异样,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世俗社会对清真的妥协。为什幺是妥协而不是尊重?因为尊重是相互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两种文化相碰撞时,更多的却是格格不入,就好比拉麵馆的老闆不敢在清真拉麵馆旁边开店。

在世俗社会中的「泛清真化」,越来越成为很多中国人关注的一件事。笔者的记忆中,第一批品牌食品被打上清真标识的时候是数年前,当时即有网民表示不再购买某某品牌的食品,但这种声音并不强烈。而此次美团的双箱盛放,反对声势不可同日而语,可见民众的情绪正在积累。何况,区分清真与不清真,本身就是歧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家庭,要当好这个家并不容易,尤其是有些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思潮已经在涌动。而国家民族政策制定的初衷,应该是让一个国家内的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消融民族身份,强化国家认同。毕竟,如果一个人的民族身份能够为他带来好处,他当然要无时无刻强调自己的民族身份,长此以往,民族认同是否会强于国家认同,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或许,「大家都一样」,一碗水端平,能更好地消融隔阂。

上一篇:严管风起 昅实资本
下一篇:移动金融倒逼监管革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