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深
中资收购AC米兰的大戏在几经跌宕之后终于尘埃落定,由李勇鸿领衔的中国财团从意大利人手中购得了AC米兰99.93%的股权,正式宣告AC米兰「贝卢斯科尼时代」的结束。然而,对于很多身处国内的球迷来说,这一结果给他们带来的恐怕不仅是兴奋,更多的还是担忧与疑虑。
这几年,中资出手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案例数不胜数,其中不乏王健林投资马竞、华人文化入股曼城、苏宁控股国米等轰动足球界的重要案例。在国内,广州恆大的成功也向国人展示了足球产业的巨大商业潜力。但即使在这股日趋成熟的潮流面前,此次中国资本收购AC米兰,还是有很多让人感到蹊跷之处。
莫让足球成为资本游戏的工具
从2014年传出中资财团有意收购米兰开始,中信证券、茅台、百度、恆大、阿里巴巴、复兴国际都曾被传出是幕后的出资人,但随后相继被否认;直到一家名为「中欧体育」,据称是由多个金融业和制造业企业联合组成的神秘财团出现。时至今日,这个财团的真实成员有谁,仍是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收购当日,曾主导收购的「中欧体育」再度消失,签约方成了「罗森内里体育」。而现身米兰的实际投资人李勇鸿,其故事也是「一言难尽」:有人称其为「实业家」,也一度被指涉嫌参与集资诈骗,并主导了内地股市轰动一时的多伦股份改名「匹凸匹」事件。种种流言蜚语之下,这些神秘的资金反而显得更加神秘。
在交易达成之后,更多人怀疑的则是这笔生意能够做多久。去年六月,苏宁收购AC米兰的同城对手,同为百年劲旅的国际米兰70%股权花了2.7亿欧元。而这一次,罗森内里公司收购AC米兰股权的金额达到7.4亿欧元(包括2.2亿债务)。此外,投资方还承诺未来三年花费3.5亿欧元用于提升俱乐部实力。对于近些年成绩、阵容、影响力都不如同城对手的米兰,如此高的溢价和投入着实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
更何况,在两会期间,外汇管理局以及政府其他机构,都对中国资本无限制的出境投资进行了批评和明确限制。此次收购中,就有3亿欧元实际来源于美国私募基金埃利奥特(Elliott)的「救急」。在收购资金无从出境的情况下再加杠杆和利息支出,又如何保证对俱乐部巨大的后期投入?
当然,看到中资财团如此不惜代价、志在必得的表现,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批中国球迷对米兰的强烈热爱,毕竟从巅峰时期就进入中国的AC米兰,至今仍在中国有基数庞大的球迷。但在这个现实到残酷的世界里,这样的温情恐怕也难以持久。
眼下,已有消息称,李勇鸿有意让AC米兰来港上市募集资金。若能成真,米兰恐怕更无法洗脱成为中国资本融资平台的嫌疑。
只是,无论收购情节多幺跌宕起伏,百转千回,大戏之中,足球从来都不是主角。这才是此次收购背后最为蹊跷,最为吊诡的。
下一篇::资金莫名宠爱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