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协议无碍中欧关係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8月10日

凌昆

欧盟主席容克日前访美会见特朗普,双方达成了一系列的经贸协议,暂时缓解了欧美贸易战升级的紧张局势,但其实际意义及长远影响为何值得探讨。

「三零」谈判不容易

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几点:一、开展谈判,就短期的钢铝等关税问题协商,和就长期达致零关税、零补贴和零非关税壁垒等「三零」目标进行谈判。二、在谈判期间不再增收关税。三、欧盟多买美国大豆及天然气。四、欧美合作改革世贸组织。上述各点的积极意义是在短期可缓解紧张局势,欧美贸战规模暂被冻结,不再扩大,长远则带来希望:谈判或可带来成果。缓解紧张效果即时可见,但长远能否通过谈判解决欧美经贸矛盾则变数仍多,进展如何有待观察。

欧盟本来就曾提出以取消汽车入口关税(如特朗普所要求)换取美国取消钢铝关税,但被美国拒绝,令贸易战终要开打。欧盟的提议本是颇合理的妥协,双方各让一步就可保太平,但特朗普推出钢铝关税乃基于影响选举的政治考虑,故暂难放弃而只会拖住。至于「三零」谈判可说是复活了被搁置的泛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议(TTIP)洽商。奥巴马政府曾与欧盟开展有关谈判,到特朗普胜选后其保护主义政策令欧盟失望,故当特朗普取消参与TPP后,欧盟也索性停止了TTIP的洽谈。现时虽复活,但其前景仍难看好。欧盟本就有较浓厚的保护主义倾向,特朗普更是超级保护主义者,这两大因素未见有变,故谈判仍将要面对不少障碍。关税乃问题最小一环,双方关税率除个别项目外本就不高,且TTIP早已谈妥了97%的零关税成果。补贴问题较大,双方都有不少明补暗补,农业方面尤多,要谈判有成难度较高。最困难的是非关税壁垒,之前的TTIP谈判便在这裏卡住。特别是双方的各种行业标準及经贸法规难以协调,如这次「容特会谈」便点名医疗器材为重点协调项目。

由上述可见,「三零」谈判将需时较久。此外特朗普特别要求欧盟多买美国大豆及天然气。欧盟本是这两项的入口市场,故对此要求乐于答应。特朗普重视这两项是因受中国反制冲击甚大,故要积极寻找替代市场。然而欧盟助力有限,欧盟年入口大豆千余万吨,远低于中国自美入口水平,何况欧盟也是农业发达地区,乌克兰的大豆生产更增长迅速,欧盟的天然气需求增长有限,特朗普主要是想取代俄国的市场份额,但这难度很大。原因之一是美国供给要液化及船运成本很高,而俄国由管道输送有价格优势。二是俄德间的北溪(Nord Stream)管道II期工程明年完工,可把输气量提高一倍。特朗普便曾大力施压要德国搁置该项目,但相信德国难以就範。

欧盟欲维持中立

另一项目是改革世贸,早前特朗普嚷世贸对美不公要退出,这次以改革代退出算是安抚了特朗普,但能否有成不无疑问。即使有成,也将要经历漫长谈判,故也只是个遥远的希望。

这次取得协议是因特朗普作出重大让步,并收敛了之前咄咄逼人的态度,但他心中仇视轻视欧盟、讨厌TTIP一类自贸协议和不满欧盟尤其德国对美贸易顺差过大等观念,料难以一夜改变。何况欧美矛盾太多,泛大西洋联盟裂痕日深,欧美各走各路的新趋势难以逆转,双方只能希望今后仍是朋友。现实无情,欧盟内部危机四伏,难以扩大贸易战,美国为了硬拼中国,也不能多线作战,所以欧美都想缓和紧张关係,暂时避免把矛盾激化,让事情拖一拖再说。

欧美达成协议对身处中美贸战的中国有何影响,令人关注。实际上对中国不会有多少影响,因为除了表面的紧张纾缓及带来长远的希望外,对当前欧美经贸关係并无引发真正改变。所谓欧美联手抗中更谈不上,因欧盟策略是在中美间保持中立,以便左右逢源。欧盟现正预备迎接中国的购买力从美国供给转移出来,特别是在飞机、汽车及农产等项目上商机尤多,故只有蠢材才会在这时「抗中」。之前常有中欧联手抗美之说亦不靠谱,相信中国只会要求欧盟维持中立,正如外长王毅曾作出的警告,指勿在中国抗美之时放冷枪,欧盟正值多事之秋,如放冷枪,中国报复的机会多的是。

上一篇:人民币回软有利经济
下一篇:股市稳乃金融重要一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