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谷针须更有针对性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7月30日

香港疫苗接种进度近期大幅提速,闲日接种量有近三四万剂次,周末则高达五万,昨日接种了第一剂的人数接近200万,相当于全港人口逾四分之一;不过,在所有合资格人士之中,仍有多约七成尚未接种。究竟香港能否实现群体免疫目标?又或进一步问,为何不少市民不去接种?香港研究协会昨发布的民调结果,便为未来的谷针工作带来重大启示。

协会透过随机抽样电话访问了近1200名18岁以上市民。在尚未接种及预约接种疫苗的受访者裏,发现最多是担心疫苗副作用,比率高佔41%;其余两大原因是对疫苗成效存疑,以及身体状况不适合,两者分别佔20%和19%;至于认为自己感染风险较低和没有时间接种,则分别只佔3%和2%。可见,除了「疫苗怀疑」,还是「疫苗怀疑」,市民不打针主要受制负面因素「拉力」所致。

有见及此,由政府到专家,都要加强解说工作,以科学角度回应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质疑。例如,全球各地的疫苗接种工作已开展半年有多,共有接种量已高约27亿剂次 与其仅仅停留参考最初期的第三期临床测试「小数据」,现时岂不应该有更详细的「大数据」可供参考?由要求药厂更新资料,到有关方面自行整合各地资讯,相关新数据都能让市民看到更清晰的疫苗全貌。另外,医管局周五开始为定期覆诊病人提供评估服务,以协助病人就疫苗接种作决定,便可望回应市民对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接种的疑虑;局方还应研究加强服务,例如扩大类似服务的覆盖面,或资助有需要人士进行相关体检,都有利解决「疫苗怀疑」问题。

调查数字还肯定了此前一系列谷针措施取得的成效。展望未来,当局宜研究完善及加推类似的鼓励性「推力」措施。毕竟,不同人有不同疑虑,不同人亦有不同需要,以抽奖措施为例,虽云有六成多人表示并无增加接种意欲,但重要的是,这却刺激了两至三成市民捋起衣袖打针。

事实上,谷针并无什幺银子弹,靠单单一招便能谷起全民接种;反过来,策略应该是逐一有针对性的回应和鼓励,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民调显示,「疫苗假期」「仅仅」有效提高了18%市民接种意欲,那是否代表措施不应推出?答案显然是不。「揼石仔」绝对能够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岂能因为效小而不为?同一道理也适用于放宽「疫苗气泡」,以及容许已接种人士更大程度的出入场所以至出入境自由等。另外,以外展方式到院舍打针,甚而跑到偏远的如沙头角墟等地送针,都是促进全民接种、愿打可打的应有之义。

总之,加强谷针的针对性,尽量多元化地照顾不同市民想法,必然有助推高接种率。还有一点值得留意,调查显示最多已打针者表示,接种目的是希望社会早日复常,比率为33%;其次是为保障身边人士健康和履行公民义务,两者均佔20%,反映市民皆以大局为重,乃真心实意爱香港,并以实际行动体现爱港之情,护人兼护己。如果全港市民皆共有此心、齐心一意,试问香港岂不可以更好更快战胜疫情?

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明生

上一篇:【商报时评】复苏基础不牢 须增风险管控
下一篇:【商报时评】支持实体经济 降準精準发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