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底,沈阳消费者协会发布空气凈化器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发现有6款空气凈化器样机某项性能指标标称与测试结果不符。其中,飞利浦和夏普各有一款样品颗粒物CCM等级标称值与测试结果不符;另有一款夏普样机的噪声值标称与测试结果不符。
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16年空气凈化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显示,14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4.6%;有42家企业的46批次产品合格,产品抽查合格率为75.4%。
另外,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16年9-11月对市场销售的空气凈化器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夏普 KC-W380SW-W 甲醛凈化效能不达标。
产品质量不过硬,也直接传到了售后服务市场。日前国家工商总局网站发布信息显示,2016年12月,有关空气凈化器引发的消费纠纷60件。具体投诉原因,包括夸大宣传功能、拒绝履行购机时的约定、商家以无货为由拖延送货、保修期内出现异味、噪声大、不具有凈化空气功能等方面的质量问题。
事实上,空气凈化器产品质量一直备受用户诟病。飞利浦和夏普等知名品牌频登质量黑榜。早在2013年5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夏普、亚都、莱克、飞利浦等空气凈化器产品虚标严重,无论是甲醛去除率还是PM2.5的去除率都达不到标注和宣称的水平。为了规范市场,国家标準委批準发布新修订的《空气凈化器国家标準》,明确了评价空气凈化器的基本技术指标与空气凈化器产品的标志和标注,新标準已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新标準的实施对市场规范依旧有限。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主要原因在于新版空气凈化器国标仍然是推荐性标準,国家鼓励自愿采用,但非强制执行。正因如此,企业规范标準更多是违规,而不会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也就没有处罚可言。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空气凈化器产业日益成熟,在技术和应用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投机取巧的企业,这也制约了空气凈化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下一篇::融创跨界输血乐视 150亿元会打水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