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让一步解对冲难题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25日

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陈建强

困扰社会多年、引发劳资矛盾的强积金对冲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据指在下月发表的《施政报告》将建议划定对冲「死线日」,政府亦考虑降低计算遣散费和长服金的比例,并设立有年期限制的资助金,通过劳资官三方各让一步,完善退保机制,促进劳资关系和社会和谐。

退休保障从何谈起?

遣散费和长期服务金是户员的失业保障,早于1974年及1986年已被纳为《户佣条例》的保障条款,及至1995年,当时的政府为求资方支持成立强积金,容许遣散费和长服金可从资方的强积金供款对冲,避免资方要「畀双份」。但由退休保障去补贴失业保障,在情在理都难免会引发疵议。

强积金自2000年实施,直到今年首季,被冲走的金额高逾292亿元,单是去年已有4.34万名打工仔的强积金被对冲,涉款约33.5亿元,平均每人7.4万元,相对于目前的强积金户口平均每人仅约14.4万元,对冲威力可见一斑。再看受影响户员的年龄,被对冲遣散费户员的年龄中位数为48岁,长服金则为55岁。设想一个打工仔在60岁退休前5年,退休金才被冲走一大笔,低薪者甚至可能被全部冲走,退休保障从何谈起?

最受对冲机制影响的是外判清洁工和保安员,由于屋苑及商场惯常每隔2至3年便转换承办商,户员未能跟随过档便遭遣散,累积的强积金就会少一大截。其次是饮食业,特别是中式酒楼经常易手,户员饭碗不保。「被离职」不是他们的错,但却要由他们独力承担相关的经济代价。

新构思显政府承担

这种对冲安排,原本就是为求资方放行强积金政策的政治手段,本身就存在瑕疵,只是政府一直缺乏改革的决心和魄力。据传特首梁振英在下月发表的《施政报告》,支持取消对冲和推行全民退保等一系列完善社会保障的做法。其中,会建议划定对冲「死线日」,死线前的户主供款仍可抵销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死线后的供款则不可,确保员工在离退时可以拿回全份强积金。而为了协助户主、特别是中小企应付因对冲取消而增加的支出,政府考虑设立一个基金提供补助,为期约10年,估计首年支出达10亿元公帑;并且考虑降低现时计算长期服务金和遣散费的比例。

对冲机制既是政府承诺,也是法例所定,实行多年已成惯例,即使时空环境有变,但任何修订都必须确切照顾持份各方的利益和意愿。拟议中的新构思,并非十全十美,但已能因应现实,均衡各方观点,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反映政府有承担、有诚意去打开这个死结。既保障户员的退休福利,亦考虑对商界的顾虑和承受能力,让商界有缓冲期过渡到新制度。

诚然,强积金对冲问题相当复杂,亦涉及天文数字的补偿金额,要劳资官三方达成共识并不容易。商界担心一旦机制有变会加重户主负担,在目前市道欠佳的时候,更是难以承受;况且,公司倒闭和解户资深户员,都不是户主所乐见,要由他们独力承担后果,相关顾虑可以理解。至于户员,若在面对失业之时,再面临扣减强积金,情何以堪!

政府的方案,已主动行出第一步,期盼劳资双方放开胸怀,体恤基层户员的困境,作出适当让步,让问题朝向解决的方向迈进,回到设立强积金的初衷。

上一篇:积极不干预对港有特殊意义
下一篇:梁游拒绝回水 立会须依法严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