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黄丝批判许冠杰?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4月24日


李明生

有「歌神」之称的许冠杰,日前举行网上演唱会,唱出多首正能量的励志歌,旨在为香港人打气,吸引多达255万人同时收看收听。然而,此举却居然遭受部分黄丝的攻击,认为昔日金曲早就不合时宜、跟「狮子山下精神」一样「离地」云云。

世代之争欲打倒旧价值

黄蓝无疑只属政见,惟黄丝却提升至所谓的「良知、道德」,甚至是世代之争。相信无人反对,许冠杰金曲陪伴好多代香港人成长,唱出了无数市民的心声;事实上,许氏歌词、曲风一直「贴地」,用字生活化、白话化,节奏亦很简单、没有刻意刁钻,是故容易琅琅上口。不过,在今日高度政治化的香港,黄丝彷彿要将所有事物与政治挂,尤其在特首林郑月娥称许歌神的情况下,敌视心态高涨,所以就连许冠杰的「贴地」也被批为「离地」。

所谓世代之争,就是高举新时代、新青年的自我意识,认为旧不如新,以前一套必须被推倒,情况跟文革时「打倒孔家店」无甚分别,以为若不摧毁旧的价值,新的价值就无法建立起来。在文化方面,黄丝亦爱吹捧自己成长时候的文化,「白色恐怖」的势力要渗透到歌影视界,总之一切旧的就要批判到底,好像电视台不应播放50年前老歌,反之另一电视台则大可重温90年代歌曲。总之,在黄营眼中,唯有新一代香港人才是真正香港人,思想不够新的老一辈,则一律碍事,或俗点说「阻住地球转」,由财富(经济权)到投票权(政治权),都可被任意剥夺。

黄营歌影视能青出于蓝?

问题是,黄丝及其「新价值」,真箇青出于蓝吗?单谈歌影视,香港上一代人无疑奠定上佳基石,其中广东话之所以在东南亚流行,相关软实力便功不可没,时至今日不少地方仍在播放那个年代的作品;可是,新一代的东南亚人,大概已不懂讲亦听不懂广东话了,因为香港新一代的歌影视作品已无法攻佔亚洲,甚至乎,连香港人自己都未必懂得新的广东歌,入戏院看的也多是荷里活片而非港产片,更莫说网上串流平台亦大大增加了市民的海外煲剧选择。即连近年的乐坛颁奖礼,也居然要颁予好几年没唱歌的歌手,不过黄丝自己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这个现象也见诸电影业,近年香港涌现不少充满政治意识形态的「黄丝片」,相关作品同样只获黄丝自己捧场,以及只获黄丝影评界的围炉取暖;要谈冲出香港吗?当然完全无法跟上一时代的港产片相提并论。

其实,除了黄丝自我吹捧的歌影视发展不见得超越前人,另外经济上的发展亦然,好像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最新便在暴动打击下失落世界三甲位置,居然大幅下滑到只剩第六名,包括遭黄丝鄙视的上海取代。黄丝既打倒了香港的金融地位,他们的推倒重来又有什幺新的建树呢?可惜,他们的有破坏无建树,不是什幺「创造性破坏」,而是纯粹「为破坏而破坏」罢了。难道有人觉得,所谓「黄色经济圈」能带动香港经济在国际上攀上新台阶?

黄营「团结」实旨在「分化」

许冠杰的励志金曲,不少均鼓励「团结」,最佳例子莫如今次演唱会的主题曲《同舟共济》,压轴歌词是「但愿日后狮子山下,人人团结永不分化」。其实,黄丝本身也常谈「团结」,包括鼓励「不割席、不笃灰」,但必须釐清,这种「团结」只限黄营自己本身,反之,箇中涉及的高度排他性,包括将蓝黄之别定性为良知、道德以及世代之争,其根本实际是「分化」。也就是说,许冠杰口中的「团结」,是指全体狮子山下香港人的「团结」;相对地,黄丝口中的「团结」,则是旨在「分化」,用政治颜色来将香港人撕裂,拉一派打一派。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在于超越时间、超越地域,真理永远是对的,励志、团结等正能量亦然,至于破坏、分化之类,历史将一而再肯定必然「邪不能胜正」。

上一篇:港深防疫策略应统一
下一篇:推责李慧琼? 罪在郭荣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