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想
本港近期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个案增多,这些确诊者绝大多数有非必要的外游史,包括去加拿大、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瑞士、美国和德国等。当香港社会正在全力抗疫,深怕新一波疫情「倒灌」可能引发社区大爆发之时,他们却不顾高危期间外游的危险性,到疫区畅游寻开心,不仅自己随时会中招,也给香港带来破口风险,可说全无责任意识,而这些外游者回港,无论是否感染,都会增加公共医疗系统负荷及防疫压力,最后仍要由公帑来买单,对自律抗疫的市民很不公平。
市民不应任性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日前表示,本港过去两星期的病例,逾九成患者曾于潜伏期外游或与外游人士有紧密接触,并再次呼吁市民如非必要应避免外游。香港的防疫不能单靠政府,全社会的配合尤为重要,市民做好自律是决定「战疫」结果的重要因素。近期外游有多高危,引起大家关注的「印度旅行团」和「埃及旅行团」成员集体中招,足以说明情况,惟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政府已经多次发出劝喻及警示,部分市民却不以为然,丝毫无损出游热情,心存侥倖,勇闯世界各地的疫区观光,如此做法非但增加自身与人接触而提高感染风险(事实上感染个案在不断上升),亦有很大机会在不自觉情况下成为传播病毒的媒介,返港后成为「未爆弹」,加大输入个案、糟蹋医疗资源,累己累人。
当前面对全球疫情大爆发,各个国家和地区皆铁腕抗疫,纷纷祭出「封关」或「封城」的措施,以尽可能切断病毒传播链;港府也宣布向内地、澳门及台湾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出红色外游警示,19日起所有抵港的人士要接受14日强制检疫隔离或医学监察。未来一段时间市民外游的难度和代价大增,不得不安心「宅」港,相信相关输入个案会持续减少。但部分市民不听劝阻,在抗疫紧要关头却继续进行许多非必要的旅游活动,平白加重政府应对疫情的压力,必须予以严厉谴责,同时也要考虑,用公帑为这些外游人士的任性买单,是否合适。
约束不负责任的行为
上周的例子,北非国家摩洛哥为控制疫情关闭领空,禁止民航机飞入境内,共有约230名香港游客滞留摩洛哥,须待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及保安局协助返港,业界有意向港府提出派包机到当地接载港人返家。于情于理,接回滞留在疫区的港人确实应该,但其中产生的一切费用,如包机、专车接送、隔离安置等,应由外游人士及旅行社自行承担;同理,疫情期间外游导致染疫者,也应承担相应责任,由患者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只有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加以约束,才能有效起到警示作用,让市民任性外游前三思而行,既降低传播病毒的风险,又避免公共资源的无端耗费和透支。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16日宣布,如果明知故犯前往「旅游疫情建议第三级警告」的国家或地区,回台后将被取消隔离补偿,收取必要费用。而所谓「明知故犯」者,是政府明明希望民众不要外游,且多次提醒,但执意要去,回来要社会承担防疫压力的人士,相关政策措施,香港可以考虑借鑒实行。
下一篇::「中国速度」对香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