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从小处做起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3月15日


 

文/百仁基金副会长 罗咏诗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更在全球蔓延。虽然本港的确诊人数没有出现爆发性的增长,但是数字仍然持续上升,也出现群组式的传染。各方专家都提醒,疫情难以在短期内消失,大家切勿掉以轻心。

  笔者相信这次抗疫情况会比当年SARS时期更为持久,要保持战意和警觉性,大家需要由小节出发,由关怀做起,才能有效覆盖每一个抗疫层面,把新冠肺炎的伤害性减到最低。

  疫情应对关乎国际地位

  笔者近日从人力资源顾问机构ECA International看到一份每年进行的城市排名调查报告,通过客观分析一系列的生活环境因素,评估全球超过490个地区的整体生活质素,当中包括气候、医疗服务、住房及公用事业、自然现象、隔离程度、社交网络与娱乐设施、基础建设、个人安全、政治环境、空气质素等。

  报告显示,香港在东亚地区外派僱员宜居城市排名中,急跌52位至第93位,而新加坡则连续两年高踞榜首。若论优良基建和便利设施,香港毫不逊色,但房屋及空气质素等则瞠乎其后。该机构亚洲区域总监关礼廉表示,香港的排名跌幅为前所未见,社会和政治纷争不单令居港外籍人士感到忧虑,去年修例风波中,交通设施屡遭破坏,也令外派僱员的日常生活承受负面影响。笔者担忧的是,若香港未能在今次抗疫中上下一心作出最好的应变和应对,待疫情过后将容易在复苏中落后,到时则恐怕国际排名会继续下滑,进一步动摇香港的国际地位。

  事实上,香港新增确诊病例的确持续增加,但是,单论累计总数,比韩、日、意、星皆为好。还记得17年前SARS一役,香港无论在检测病毒的技术、治疗方法、确诊病人的隔离措施,以至市民大众的个人卫生及防疫安全意识,以及政府从中所汲取的危机管理经验,均臻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往后应对甲型流感和猪流感传播时取得极佳的表现。而本地医护人员的专业甚至牺牲精神,更在国际上备受推崇。

  付出关怀 不必惊恐

  反观今次应对新冠肺炎,实在相形见绌。一来今次新冠肺炎的传播能力强大,却又因病徵不太明显而容易出现隐形传播链;二来今日社交媒体之蓬勃,容易流传各类失实和夸张的资讯,令準确信息难以及时传递,因此造成市民误信物资短缺的谣言,以致出现恐慌和抢购潮。

  面对疫情,我们的意见领袖,应该发挥影响力,以理性角度,与居民分享资讯,减轻居民的忧虑。要上下一心,作为市民,我们在抗疫层面亦要从自身做起,依照专家的建议,保持良好防疫习惯、避免不必要的餐宴聚会、注重公共卫生,有病不要隐瞒,若感不适要尽快求诊及多留家中休息。

  由小节出发,由关怀做起,以同理心对待,肯定能减少歧视和抱怨。从死亡率来看,新冠肺炎并非绝症,相信很快便会有针对性的药物和疗法,提升防控成效,大家不必太过惊恐。我们更应好好支持很多默默耕耘和付出的前线工作者,以及在各个层面上作出支援的人士。就如据笔者所知,惩教署徵集了休班及退休人员担任义工,署长更亲身参与,成功于三星期内製作了100万个口罩,赠予政府外判清洁工使用。

  笔者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对这个地方充满感情。只要大家都本热爱香港的初心,在疫情中重建彼此的信任,携手齐心,我们一定会再一次成功渡过难关。

上一篇:须正视香港电台的问题
下一篇:乐观心态 有助抗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