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子文
《禁蒙面法》出台后,暴徒孤注一掷,在地区上到处破坏纵火,打砸商舖,对于政见不合者、对于指责其暴行者,更动辄围殴施暴,欲置人于死地。连日来多名市民因此被暴徒袭击至重伤,血流披面,生命垂危,社会法治及秩序遭受重创。在连场暴力冲击中,多名暴徒被捕,但令外界惊讶的是,不少全副装备被捕的人士,竟然是满脸稚气的小童,他们被捕后都显得张皇失措,甚至痛哭起来,令人黯然。虽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外界不禁要问,何以稚子竟成暴徒棋子?敦令致之?他们的仇恨又从何而来?对此,一些政治上脑的「黄师」绝对是难辞其咎。

激进示威者在闹市掷砖块。资料图片
稚子竟成暴徒
这场反修例风暴席捲全港社会,连校园都不能幸免,一些教师不但亲身参与各种示威抗争,更公开发表各种煽动仇恨的言论,从戴健晖、赖得钟身为教师,竟公开发表「仇警」以至恶毒诅咒警察子女的冷血言论;到保良局何荫棠中学的工作纸诬指警察勾结黑帮,试图潜移默化向学生植入「仇警」思想;再到近日因反修例暴乱而被捕的学生比例大幅上升,这些都暴露香港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一些缺乏操守、政治偏颇的教师,一方面抗拒国民教育,一方面却利用自身的身份和权力,公然向学生灌输偏激政治理念,再加上一些激进讨论区的推波助澜,令入世未深的学生成为激进分子火中取栗的棋子。
这些「黄师」不单赤裸裸地煽动暴力和仇恨,更超出正常人应有的道德底线,严重违反教师的专业操守,其目的不是教导学生明辨是非,认识这场风波的本质,而是有意煽动学生的仇恨,将自身偏激的理念灌输给学生,令学生从小接受种种偏颇的政治理想,甚至认为使用暴力没有问题,这样对学生「洗脑」,将学生推上抗争第一线。对于这些「黄师」,教育局完全有理由引用《教育条例》第279章作出惩处。
应惩处不称职教师
《教育条例》第279章明确授权教育局常任秘书长「觉得该教员不称职」或有「专业上的失当行为」时,便可依法取消教员注册。而何谓「不称职」或「专业上的失当行为」?虽然《教育条例》没有列明,但可以根据《香港教育专业守则》来评定,当中明确提到教师对学生的义务,包括:「不应因种族、肤色、信仰、宗教、政见、性别、家庭背景或身心缺陷等原因而歧视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时,应尽量保持客观」;「应培养学生民主精神,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致力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等等。
这些要求都是对所有教师的「硬守则」「硬要求」。一些「黄师」不但完全没有以身作则,严守「尊重他人」的要求,反而因自身的政治偏见,利用教师身份煽动「仇警」情绪。警员子女何辜?何以要受到这些教师的敌视和欺淩?对于如此严重违反《教育条例》、触犯《香港教育专业守则》的行为,教育局理所当然要作出惩处。
令人失望的是,教育局对于这些教师虽然作出口头谴责,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惩处,赖得钟继续任教通识科,戴健晖虽然被免去助理校长职位,但可保留教席,教育局及校方的处理等如是姑息养奸,让这些思维偏激、缺乏师德的教师继续在校内任教,继续散播「仇警」偏激思维,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令大批入世未深的学生受到煽动,成为暴徒火中取栗的棋子。
在这场反修例风波中,不少年轻人、小童全副装备走上充满暴力和危险的冲击现场,他们可能连反修例及「五大诉求」的具体内容都不清楚,对中央及特区政府更不可能存在深仇大恨,但却走上暴力冲击最前线,究竟是谁将这些幼童犹如「人肉炸弹」般推上战场?是谁将仇恨灌输到这些幼童身上?显然,大批「黄师」是罪魁祸首,而缺乏监管、把关的校方、教育局同样难辞其咎。对于暴徒年轻化,学童被推上抗争前线的趋势,当局必须正视,对于一些违背职业底线,丧失师德和人伦的教师,更要严惩及吊销教席,守护好莘莘学子。


下一篇::这个校董会是非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