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须解深层次问题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10月04日


文/长沙市港区政协委员 金霖沅

特首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并会就社会深层次问题进行检讨。事实上,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已困扰港人多年。去年香港的坚尼系数创下45年新高,到达「极端贫富悬殊」的临界点,资源被高度垄断,房价越来越畸形,人均住宅面积越来越小,毕业生起薪几乎十年没有增幅,物价却越来越贵。根据特区政府2018年11月发布的资料,香港720万人口中,大约有101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社会长期以来的结构性矛盾,包括房屋、医疗、安老、贫富悬殊等深层次问题。而年轻人面对如此环境,对个人前途命运产生徬徨、迷茫,则很容易为反对派煽动和利用,本次乱局便是最佳例证。

房价高企

针对香港本身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办法绝不是破坏和暴力,发展才是根本的办法。而笔者认为,香港社会最需解决的两大问题是房价高企和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空心化。

第一,由于公营房屋数量有限,中短期很难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资料显示,香港有近20万市民租住在?房。可回看事实,香港超过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实际土地开发程度为24.3%,住宅用地仅佔6.9%。在未开发的75.7%的土地中,划做郊野公园的就佔42%,就算为环保考虑不开发,还有300多平方公里可用。但土地问题背后涉及不同利益团体的複杂纠葛,让特区政府左右为难,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本届政府为应对土地供应不足而推出的东大屿山填海计划,作为一个解决房屋问题的长远方略,却遭到部分团体的质疑和反对。笔者希望特区政府下决心加快增加土地供应,包括积极拓展新发展区及公营房屋项目计划,并可以按《收回土地条例》赋予的权力,徵收发展所需土地。

经济结构单一

其二,本港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空心化是青年上升通道日渐狭窄的主因之一。「科创产业没能发展起来是香港的一大痛点」,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荣休教授雷鼎鸣说:「香港金融业佔到了GDP的约19%,但只提供约6%的就业。」金融业创造财富的能力惊人,但只能吸收少数本土精英青年人,大部分本地青年没有能力从事高端服务业,何况许多香港金融从业者更是来自海外的人才。对于当前的局面,特区政府曾尝试採取多种手段予以改变,但科技创新产业几次努力,几次夭折。这其中,反对派曾出于政治目的进行过种种无端阻挠,比如特区政府为推动创新科技发展而成立的创科局,反对派为反而反,不顾社会一再呼吁停止政治虚耗的呼声,拖延了3年。笔者希望特区政府可以在互联网创业席捲祖国大江南北的势头下,推出更加接地气的政策去发展科创产业。香港应该更加侧重高壁垒的技术与研发,走出一条香港特色的科创之路。

衷心希望特区政府在蓬勃发展金融、地产、贸易以及旅游等传统产业之外,更专注于挖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在令经济结构更加多元的同时,也为香港年轻人创造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

破局须解深层次问题
破局须解深层次问题
上一篇:港教育急须拨乱反正
下一篇:暴力撼动「马照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