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目的绝不简单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7月11日

反修例目的绝不简单


大批示威者在政总外集结并冲击警方防线。记者冯瀚文摄

立法会原定周三恢复二读《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大批暴徒包围立法会大楼一带道路,暴力冲击警方防线,造成严重混乱,导致多人受伤。特首林郑月娥当晚发表电视讲话,强烈谴责有人有组织发动暴动,呼吁市民远离暴力。从现场情况可见,参与暴动的暴徒戴齐头盔、口罩、护目镜等装备,不少人手持尖锐的利器,分多个地点轮番冲击警方,背后有组织提供大量物资和指引,明显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有策略的暴动,企图全面瘫痪政府和立法会的运作,令香港陷入无政府状态,从而达到夺权目的。社会各界必须团结一致,坚定支持警队当机立断,打击一切暴力行为,支持警方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事件变质非再着眼修例

如果说在前一个阶段,反对人士仍然将焦点放在《逃犯条例》修订的内容上,到了6月9日的反修例游行,到了现时的冲击立法会行动,已经宣告这次修例风波完全变质,由一场法例修订之争,变成严重骚乱和政治角力,反对派以及在其幕后牵线操盘的外国势力,着眼的已经不是一时一地一个法例的修改,而是通过大规模的政治冲击,迫特区政府撤回修例签署城下之盟,从而重创特区政府管治威信,连带一直支持修例的建制派也会遭受冲击,而中央政府的威望也会受到拖累,造成兵败如山的骨牌效应。

这样,整个香港政治局势便会出现丕变,反对派将可针对政府各项施政依样画葫芦,以同一套手段胁迫政府就範,届时特区政府还如何管治?不但不可能管治,而且施政都要得到反对派及其背后的外国势力首肯,如果外国势力不同意,特区政府就不能推行,就如这次《逃犯条例》修订。这样特区政府还有何自主可言?香港还是「一国两制」下中央的特别行政区吗?

反对派以及外国势力这次押下所有政治筹码,将大批青年送到前线作炮灰,目的是志在夺权。这场反修例风波并不简单,是一场外国势力操盘动员,反对派全面配合的暴乱。而具体的部署亦与当年「佔领」如出一辙,发动群众长期包围政府的重要建筑物,一方面向政府施压,另一方面瘫痪行政立法运作,令政府无法管治,从而就範撤回。

一次失败 二次佔领有用?

反对派的策略会成功吗?恐怕只是他们一厢情愿,非法「佔领」固然是大杀伤力武器,但却不见得有多大作用。2014年第一次「佔领」,带给香港社会巨大的震撼,金钟、铜锣湾、旺角长期被「佔领」,学民思潮及学潮更发动多次大型冲击行动,但结果如何?「佔领」所争取的诉求一样都得不到,不但得不到,更引起社会怨声载道,搞手身陷囹圄,而「佔中」对于之后反对派的区议会和立法会选举也没有任何利好,反而令反对派失去更多议席。论规模上次「佔领」更大,搞得翻天覆地,但却是一无所获。第一次「佔领」最终功败垂成,为什幺反对派会认为「二次佔领」有用?

而且,警方有了上次「佔领」经验,经过这些年的準备,对于处理这种「佔领」有更丰富的经验和装备。反对派要再大规模「佔领」极为困难,而如果不断将行动升级,又等如自绝于市民,引发愈来愈多市民反感。

更重要的是,中央及特区政府当年没有因为「佔领」而就範,原因是认清「佔领」志在夺权的本质。现在更没有理由作出让步,这场政治角力和较量,不但是建制阵营和反对派阵营的较量,背后更是中央与外国势力的角力。在这样的形势下,特区政府任何退却、妥协都会造成全盘皆输的后果,不但特区政府的管治威信遭受重创,更会令全力支持修例的建制阵营遭受重创,整条战线就会崩坍,所以根本没有让步的理由。

反对派利用修例争议挑起的暴乱,不会得到任何成果,结局只有一个:就是惨败收场,而且比上次输得更彻底,承受更大的后果。

何子文

反修例目的绝不简单
反修例目的绝不简单
上一篇:强烈谴责暴力冲击
下一篇:我无编号你则蒙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