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日前公布修订《逃犯条例》新建议,将在三方面提出六项额外措施,包括提高移交门槛至7年或以上罪行,即三类共七项罪行将剔除,只针对严重罪行;只处理当地中央机关提出的要求,以内地为例,即只处理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要求;在启动移交安排时加入更多限制,以及加强保障疑犯利益等。对于保安局的建议,各界都认同有助完善修订,多个政党和商会亦已表态支持。
特区政府有的放矢
这次当局提出修例,是在广泛听取、吸纳各界意见之下提出,针对的是各界关注的问题,其中,将引渡的刑期限定提高至不少于7年,从而收窄移交範围,避免出现港人误堕法网的问题;规定统一经由国家级部委(例如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移交要求,更令移交的门槛大大提高,对于港人的保障更加全面,各界对于移交的疑虑将可一扫而空。同时,修例得到主流民意及建制派各政党的支持。在建制派团结一致之下,将确保修例足以在立法会够票通过,为修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说,特区政府提出的修订,不但有的放矢,更有助完善修例工作。
然而,对于政府的修订,反对派依然拒绝理性讨论,仍然死抱盲反立场,英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更发表联合声明,对于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表示忧虑,指对大量在港的英加两国公民造成潜在影响,同时亦会影响到香港国际声誉及营商信心云云。外国对于修例的忧虑既是不必,亦是无理。
首先,整个修例工作都在符合法律程序之下进行,法律基础稳固,外国没有置喙的理由。而且,修例已经作出了两次修改,先是剔除多项商业类的罪行,及后又提出了三方面六项额外措施,有力地保障了人权,更加符合国际标準,对于奉公守法的市民以及外国人士秋毫无犯,只要不犯法,这些修订对于市民不会有任何影响,英加忧虑自身国民安全,实在令人费解。
至于所谓影响到香港国际声誉及营商信心,更是罔顾事实。香港的国际声誉及营商信心建基于法治和安全,如果香港沦为「罪犯天堂」,让罪犯可以潜逃香港逃避刑责,这不但危害社会治安,更会损害香港的国际声誉。事实上,香港沦为「罪犯天堂」的说法并非杞人忧天。国际刑警近年已经多番发出警告,在2016年再次发出警告,指有象显示外国罪犯和国际通缉犯潜逃到港的人数大增,担心本港成为国际通缉犯的「避难天堂」。
正视国际刑警的警告
国际刑警在分析香港成为通缉犯的「避难天堂」时指出,两地警方虽然在2000年签署《内地公安机关与香港警方建立相互通报机制安排》,但据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公布,内地警方这些年共向香港移交了约170名嫌犯,而香港方面向内地移交的嫌犯则是0名。逃犯选择来港避难的原因,是因为香港一直未与内地就「逃犯移交」签署任何协议。这说明香港在移交逃犯上的漏洞确实一早存在,而且更令香港成为国际罪犯潜逃目的地。国际刑警已经指出了解决方法,就是与内地签署「逃犯移交」协议。
特区政府现在抵住巨大压力而推动修例,正正是要解决香港沦为「罪犯天堂」的问题,要将罪犯绳之以法,彰显法治和公义,这本来就是国际社会一直以来对香港的要求和呼吁,怎幺到现在又突然一百八十度转变?反对派一直自称捍卫法治,为什幺对国际刑警的警告却视而不见?多个国家无理地干预修例,外国势力为的究竟是公义还是政治,难道还不清楚吗?
特区政府可以做的工作都做了,已经全面回应了外界的忧虑和关注。如果反对派再要反对,外国势力还要说三道四,这已经不是为了修例,而是借题发挥挑动政争。特区政府没有必要再理会这些盲反,只要做好向市民的解释工作,建制派团结一致,反对派的搞局乱不了大局。
何子文


下一篇::暴力祸港者不会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