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须正确引导社会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5月27日



周八骏

最近,香港不少媒体把报道重心置于修订《逃犯条例》,这是不难理解的,问题是过于强调西方国家和反对派的负面观点,而忽略持平和公正。

对修例报道偏颇

譬如,5月7日,美国国会所属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发表长达8页的报告书,攻击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会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美国在香港的经济利益构成严重风险。若干电子媒体立即详尽报道美方不实之词,却不加以任何起平衡作用的评论。作为社会公器,媒体应当同时报道具争议的观点,这是持平;也应当站在对社会负责任的立场,提供切合事实的评论,这是公正。以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上述报告而言,居然称修订《逃犯条例》一旦通过,可能导致北京向特区政府施压,要求以虚假藉口引渡美国公民到内地,预计受影响的包括在香港的8.5万名美国公民和1300多家美国企业。试问:如此推断,岂不是把美国在香港的8.5万名公民和1300多家企业都设定为「潜在罪犯」?难道这8.5万名美国公民和1300多家美国企业都会进入中国内地犯法然后逃回香港?这是弥天大谎。但是,如此不值一驳的谬论,香港的不少媒体居然信以为真地报道!

与此同时,值得香港社会高度关注的信息却被严重忽略了。

应正视物种濒临灭绝

5月6日,联合国发表历来最详尽的评估全球自然健康状况报告撮要,称:人类活动对海陆空的破坏,正加速摧毁地球行之有效的支撑生命、自我复原机制。报告估计,全球870万个动植物物种中,逾100万物种面临在数十年间绝种,消亡速度是过去1000万年平均数的数万倍,使地球陷入自6600万年前恐龙消失以来的最大规模灭绝。报告敦促人类必须对生产和消费模式作「彻底改变」(transformative change),才可扭转恶劣趋势。

如此令人震撼的信息,在香港媒体的视野裏,却被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的各种喧哗遮盖了。

这样的情形,在去年10月8日,联合国发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报告时也出现过。那时,40个国家91位作者和评审编辑,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通过《巴黎协定》时发出的邀请,撰写「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IPCC 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公开发表,称:全球平均气温已较19世纪中期工业化之前高出1℃,预计最快2030年就会到达各国之前共识订立的1.5℃关键水平,并正朝升温3℃的「不宜居」水平进发。报告用前所未有的强硬措辞警告,避免气候灾难发生的时间无多,国际社会必须立即展开「规模前所未见」的重大转变,才能避免全球气候失控。

香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香港必须承担减少碳排放、抑制全球气候暖化的无可推诿的责任。特区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不够。反对派政治团体更是一直耗费社会精力和资源,同时製造各种形同垃圾的话题干扰香港居民的焦点。

也许因为香港是城市,对地球物种毁灭的感受不如国家。正因为这样,香港媒体有责任向香港居民大声疾呼:请关心我们生存的星球。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同各类物种形成息息相关的生物链。恰恰因为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居生物链顶端,高高在上地浪费和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链而不自觉。

如同醍醐灌顶的报告发表了,却被陷入视角偏颇的香港不少媒体束之高阁。媒体工作者不可能不看到5月6日联合国有关报告关于逾100万物种濒临灭绝的警报。但是,在许多人心目中,不如美方和香港「拒中抗共」政治势力反对《逃犯条例》修订重要。

是什幺样的评判準则使那些媒体工作者本末倒置?是对西方已然破产的人权观念的膜拜沖昏了他们的头脑。负责任的香港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包括我们这一些在媒体撰写专栏的人士,必须大声向香港居民说:请制止反对派继续上演荒诞不经的政治闹剧,让香港居民有时间和精力仔细观察城市的气候变化,有时间和精力小心聆听大自然物种的哭泣,为我们自己这一代,更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我们唯一的共同居所──地球。

媒体须正确引导社会
媒体须正确引导社会
上一篇:扶贫还是民间慈善机构好
下一篇:奉公守法何惧修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