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湾区青年故事应有血有肉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5月08日


日前随张俊勇主席等「就是敢言」成员拜访了广东省社科院、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深圳大学等机构,共话大湾区发展为青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行程中,笔者体会到讲好大湾区中的「青年故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青年人在奋斗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有汗水、有泪水,是一个个立体的故事,不应该只是乾巴巴地表达大湾区机遇颇多或是没有理据支撑的大湾区颂歌,让青年误以为来大湾区发展一定成功。要通过真实的案例、準确的分析,及时答疑解惑,令青年眼中的大湾区故事有血有肉,有成功的笑容,有辛劳的汗水,也有暂时失利的反思。

有个非常典型的故事是陈志全的前助理李炜锋退出人民力量后,选择到大湾区发展。他在採访中说,当时带着20万元积蓄到深圳闯一闯,主攻行业是英语教育软件及教育中心。他说,「与其花时间落区叫口号,不如努力做生意。」短短两年,李炜锋已获融资1000万元,华丽转身为青年企业家。

再如,除了大湾区发展成功的案例,还有一些暂时失利的案例。大多数香港人都不清楚内地的政府架构,开展业务时要找寻对口部门十分困难。比如就连领取商业登记及牌照、注册税号等,需要向什幺部门申请都不太了解。另外,有朋友跟笔者提到,香港与内地的企业文化确实有差异,语言、生活习惯、工作模式等都不大相同。如果只是简单将香港的思维直接搬到内地,恐怕很大机会面临失败。这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为有些香港创业者带来困惑。但失败与困惑也是宝贵的经历,不应避而不谈,反而更该反思、讨论,从而避免再次失误。

大湾区带给青年机遇的故事更加饱满,想投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香港青年才会有清晰的指引,明白未来的路要何去何从,从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就是敢言副主席 蔡嘉苓

讲湾区青年故事应有血有肉
讲湾区青年故事应有血有肉
上一篇:政府须牵头创科产业化
下一篇:堵塞漏洞防偷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