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须为科创提供好政策环境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4月13日

港须为科创提供好政策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全国「两会」之后迅速推动落实,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香港的其中一个定位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支持成就这一新的定位,中央和广东省都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出台,其中最受科技和研究界关注的是国家科研经费「资金过河」的措施,透过这一措施,香港的科研项目也可以领国家的科研经费,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

「资金过河」助发展

与之相配套的是,广东省政府于3月27日举行「科创12条」新闻发布会,宣布6项配套政策及实施指引。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李雅林表示,今年初发布的「科创12条」中,一共有60多个政策点,涵盖了区域创新、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四个方面。目前,广东省科技厅正在牵头研究制订一体化贯彻落实「科创12条」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指引。最新发布的6个配套政策包括促进港澳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实验室管理、科研资金管理、人才评价等内容。

在「科创12条」及其配套政策中,亦有多项科研资金跨境拨付的措施。广东将向港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放,同时建立省财政科研经费跨境使用机制。透过这些措施,广东省的科研资金可以直接拨付到香港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香港的科研机构可以与广东省的科研机构平等参与,独立申报项目。

应放弃积极不干预教条

笔者近期听到一些香港本地的科研人员指出,香港拥有多家在亚洲乃至全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学,汇聚顶尖的科研人才,但特区政府却未能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政府对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香港的实际情况是,各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向科技人才提供的薪金水平,相比内地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高,但向科研人才提供的科研经费却很不足够。一些科技人才因而放弃香港,转往能够为他们提供足够科研资金的地区,令香港未能成为国际一流的科创中心。

一些科技界人士认为,香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源仍是政府抱持积极不干预的教条,然而这一做法已与时代脱节,未能适应香港未来的发展需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香港定位为国际科创中心,中央及广东省均看到香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推出科研经费过河的系列措施,并且为了这些措施能更好地落实,还推出更加细緻化的配套措施,让香港优质的科研项目,可以更便利地得到国家和广东省的资金支持。

中央及广东省的这些支持,对香港发展科创中心自然是利好,然而,香港的发展也不能只依靠中央和广东省,特区政府亦当完善政策,鼓励和支持本地的科学家、科创人才,在香港进行高端的科创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出台,特区政府应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香港不但要让本地的科创人才得以发挥所长,一展抱负,更加需要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全球人才,为大湾区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 | 文武

港须为科创提供好政策环境
港须为科创提供好政策环境
上一篇:修订移交逃犯条例彰法治
下一篇:全面提升公务员培训设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