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会应尊重中国法律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3月17日


学研社成员 文武

政府建议修订《逃犯条例》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容许以个案形式移交疑犯至没有与本港签订引渡协议的司法管辖区,美国商会向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提交意见书,指对内地法律和司法系统存有严重疑虑,表明对修例有强烈保留云云。笔者认为,美国商会应多向商会的会员宣传尊重和遵守中国法律的信息,既要到中国经商、赚钱,就必须遵守中国法律,不能为逃避法律,而反对香港修订《逃犯条例》。

美商会疑虑无必要

美国商会向政府提交的意见书指出,修例对香港作为「亚洲国际城市」及主要区域商业枢纽的声誉及地位,可能造成明显影响,又提到香港国际商业社群对内地法律及司法系统存在严重疑虑,认为内地刑事程序有很大缺陷,包括缺乏独立司法机关、公平公开审讯、监禁环境恶劣等,而内地法律系统经常在处理涉及外国及当地利益的商业纠纷时被滥用,并可能侵蚀香港作为国际商业中心的竞争力。

美国商会的上述疑虑其实并没有必要,理由有以下几点,其一,修订「逃犯条例」并不会改变香港原有的法律体系,在「一国两制」之下,即便香港与内地已签署移交逃犯的协议,但香港仍然将保留自身原有的法律体系,在香港的外国商人不会因为修订「逃犯条例」而受到多大的影响。香港的法治得到世界公认,司法独立有保障,反而美国时不时地会出现因为政治的原因,司法变成政治的工具,中国华为公司的孟晚舟事件,以及此前的中兴公司在美国的遭遇,都是很好的例子。美国商会倒不如担心美国的司法体系会否过多地受政治干预,会否对他们的会员的利益产生影响。

其二,修订《逃犯条例》之后,是否移交逃犯,仍由香港的法庭决定,必须是在香港同样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才会被移交,有香港的法庭把关,在香港的外国商人应该有信心,如果不涉犯罪,根本不需要过多地担心。

修订条例填补漏洞

其三,香港修订《逃犯条例》,是希望能填补漏洞,令香港不至于成为某些人的避罪天堂。内地曾有一部收视很高的反贪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裏面有一个情节,讲内地一些外逃的贪官和其他涉嫌犯罪的人,逃来香港,集中在一个名为「望北楼」的地方避难,找线人打探内地消息。据说,这个情节并不完全是杜撰出来的,香港确实有这样的情况。香港如果长期存在一批涉嫌触犯了内地法律的人士,这对香港的营商环境和国际声誉会是一件好事吗?修订了《逃犯条例》,填补了漏洞,才能让香港进一步提升安全感和自由度,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其四,美国商会对中国内地的司法和法律的看法存在误解和偏见。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外商前往投资经商,其中也包括在香港的美国商会的许多会员和行政人员。如果中国内地外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保障,根本不可能有那幺多外商争相到中国内地投资、公干和旅游。据统计,2018年中国新设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增长69.8%,实际使用外资1350亿美元,增长3%。这些数字背后是大量的人员交往,包括大量外国企业人员来华参访,开展商贸洽谈。美国商会与其凭空想像,或者道听途说,倒不如客观地看看事实真相和数据。

不论是哪国的商人,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投资和经商,如果希望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就更应该尊重和遵守这些国家的法律。只有将法律摆放在崇高的位置,才能保障合法的商业往来。美国商会与其担心香港修订《逃犯条例》填补法律漏洞,倒不如多些向会员宣传中国内地的法律,让他们的会员更了解中国的法律、更守法,这才是保障他们正当权益的最好选择。

美商会应尊重中国法律
美商会应尊重中国法律
上一篇:香港如何推动再工业化?
下一篇:勾结「台独」阻修例可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