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 白仲祺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主席黄远辉近日表示,政府推出的绿置居应该设下上限,否则会影响公屋轮候时间变得更长。当然,绿置居根本就是从公屋抽出某部分单位,卖出让市民能当业主。可是,严格来说,在未补地价前,业权有部分还是属于政府。
绿置居与居屋,除了申请门槛和卖出的各种限制不同,意义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是让不能负担买入私楼的市民当业主。对于此政策,有很多人支持,亦有很多人反对,说到底,楼价一直上升,市民当然想当业主,享受资产升值,可一旦楼价下跌就有负资产的风险。
当楼价上升多年,不能负担私楼的市民,自然对政府补贴的楼宇需求大增,抽中居屋或绿置居,好比抽中六合彩。可是,这些补贴楼宇并不是私楼,在补地价前市民不是完全拥有该私有产权,亦有售卖年期的限制,所以在楼价下跌时,可以预期绿置居的供求比私楼会完全不同。
黄远辉说,增加绿置居比例,其实会同时增加公屋轮候,这点不难明白。可是,再深入探讨,其实建绿置居同时不就减少私楼供应?绿置居如何影响私楼的供求,会是非常难以计算的。在楼价上升时,市民可能觉得增加绿置居比增加私楼更好,但当楼价大跌时,相信他们的想法就不同。
绿置居与私楼的分别,除了楼价有补贴,买入与卖出亦有大量限制,这些限制,说到底会大大影响供求。狮子山学会当然认为私有产权与自由市场,才能最有效率地调节供求、分配资源。
现在市民开始担忧楼价下跌,政府会取消绿置居,因为这政策的确会鼓励部分市民买入一些有大量限制的物业,增加他们负资产的机会。相信黄远辉清楚明白这一点,所以才建议政府减少绿置居的比例,以免购入绿置居的市民在楼价下跌时被困在该制度内。


下一篇::名曰维护「两制」实则坐困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