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菁英会主席 庄家彬
土地及房屋供应的问题,是制约香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亦是香港民怨积累的重要因素。青年人眼见无论如何勤奋工作,都追不上楼价的飙升,试问对社会又怎会有归属感?笔者认为,政府应将土地及房屋供应视为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务求在本届政府任期完结前,全社会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以解决「深层次矛盾」。
楼价严重负担不起
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调查显示,香港连续第9年成为全球楼价最难负担城市,形容为「严重负担不起」。今次调查覆盖全球8个国家共309个城市,包括澳洲、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和美国。香港是调查中唯一一个中国城市。调查以当地楼价中位数除以家庭入息中位数,计算当地的楼价负担能力,而统计数据截至去年第三季。
调查显示,香港楼价对家庭入息中位数比率进一步恶化,由2017年的19.4倍,升至去年的20.9倍,创有调查以来新高,意味着一个家庭要不吃不喝20.9年才买得起一个住宅。加拿大温哥华楼价属第二难负担,澳洲悉尼排第三,楼价对家庭入息中位数比率分别为12.6倍及11.7倍,按年比较分别为持平及下跌1.2倍。
调查也显示,美国楼价最可负担,有9个负担得起的主要住房市场,全部在美国,楼价对家庭入息中位数为3.5倍。匹兹堡和罗切斯特价格最实惠,中等倍数为2.6。俄克拉荷马城的中位数为2.7,而布法罗、辛辛那提、克利夫兰和圣路易斯各有2.8中位数。印第安纳波利斯(2.9)和底特律(3.0)也很实惠。
当然,调查报告中不同城市都有本身的问题,未必有直接的可比性,但是,香港在报告中连续9年被指为全球楼价最难负担城市,还是有其值得参考研究的地方。事实上,香港土地供应一直严重不足,从而造成楼价高企,而房屋的需求甚殷,亦是楼价持续不下的原因。
香港是国际大都会,奈何就是土地不足,制约香港的人口最多只有800多万(来源:《香港2030+: 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当今社会是竞争人才的社会,如果香港因土地及房屋原因,未能吸引来自全球的人才落户,尤其是创新科技的人才,将会影响香港未来的发展。
寄望本届政府提出方案
本届政府已十分重视土地供应问题,并成立了土地专责小组,就此问题进行了大型的公众谘询,提出了多项建议。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社会寻找共识,并表明土地及房屋是本届政府要解决的议题,希望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凝聚出全方位的方案。
事实上,土地及房屋供应,离不开旧区重建、收回棕地和移山填海。另外,甚至可以参考横琴的做法,向内地租借土地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向。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些都是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笔者深信,香港一向是创造奇的地方,只要敢想敢做,一切就有希望。


下一篇::善用坚实后盾 沉稳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