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落实「四新」建议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1月09日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赴京述职,中央除肯定她一年来的工作表现外,还传达了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指示,全港上下应充分讨论并切实理解。

「四新」适应新形势

习主席指林郑月娥「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和「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前者可说是达致后者的必要条件:只有全力担当及作为才可做到不求易不避难。这些金句既是对往绩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未来工作的冀望,港府以至港人都应抱有主席所说的态度,来应对与日俱增的挑战与机遇。此外,习主席还提出了新要求,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时,要达到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等「四新」目标。「四新」有其内在逻辑联繫:培育新优势是达致新作用及新发展的最基本及必要条件,而有了新作用、新发展,才可能作出新贡献。

当然,至为关键的是「新」字:国家正进入新时代,开展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为此正陆续出台一系列新战略新政策。同时国内外情况也不断出现新变化,新格局渐次形成。在此新形势下,香港怎能不求新?如仍守旧吃老本,相信很快便会被历史前进巨轮抛弃,也跟不上国家尤其周边地区的发展,更遑论融入。由此可更理解「培养新优势」的重大意义及关键地位,无此一切都只是空谈。香港固然仍保留了诸多原来优势,并为国家及海外广泛认同,但总不能因此便以为可高枕无忧,须知还要花更大气力去培养新优势,方可顺应新时代新潮流。旧优势显然已不够了,当然要对培育什幺新优势好好深思,最基本要求是这必须能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利于香港发挥所长,以满足国家在新发展中的新需求。

为此先要了解国家新发展更具体的内容,再考虑本港如何作出相应部署。幸好中央早有指引:一是香港要一如过往,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继续做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及贡献者,即继续起推动、示範及协助支持等功能,并在贡献中同时获益而达致双赢。二是指明了具体任务:要积极参与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的创新科技发展大潮。创新科技及新兴产业开发应成为香港与内地合作,和参与大湾区、「一带一路」事业日益重要的环节。

港府宜具体落实规划

香港要落实「四新」建议

之前习主席在对香港今后形势发展提出的四点希望时,其实已对本港如何做到「四新」提供了很具体的重要指引,可概括为以下几项:

一、新中介,引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来参与国家的高质发展及高水平开放。香港要协助引进的不再是过往的低端产业如劳动密集加工业所需要素,而是创科、新兴产业、高端製造业及服务业等所需者。香港在这些方面已有起步,如各大学已与内地建立各样的科研及其成果商业化合作机制,并吸引了一些海外机构入驻本港科学园。

二、翻新旧产业,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及相应的国际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地位。为巩固原有优势,香港必须加快各种传统支柱产业的升级换代。政府已开始有所行动,如成立了金融科技开发小组等,但更多的领域有待新政策出台。

三、建设创科中心,香港已设立创科局及决定提高研发开支佔GDP比例,但更具体的规划及举措仍待制订。

四、建立新优势互补商业模式,把本港的国际联繫、专业服务优势与内地的市场、产能及科技优势结合。这将代替日渐淡褪的「前店后厂」等开放早期模式。

上述各项习主席建议理应受到本港社会更多重视和探讨。在这方面,港府理应更好地发挥领头作用,组织广泛议论及谘询,从而定出更仔细的落实规划与策略。在这事上行政长官更要发挥积极作为、事不避难的作风,以强化领导功能。

淩昆

上一篇:港式粤语融入内地四十年
下一篇:助残障人士就业缓人口挑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