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布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列出七大重点合作领域,当中第一项,就是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如能打造立体而完善的交通网络,促进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通,定可将大湾区建设成世界一流的优质地域。
民建联就此课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撰写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交通基建规划」建议书初稿,更举办了名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交通基建规划」的圆桌会议,邀请了5位来自海陆空的业界代表,发表真知灼见。
民建联的建议书认为,目前粤港澳的跨境交通网连接并不紧密,且出现重複建设及功能重叠的问题,空域不足也影响了三地航空事业的发展。此外,目前部分跨境陆路口岸,例如深圳湾口岸,已接近饱和。而且,多数口岸仍须双边查验,影响通关效率。
建议书提出共13项建议,包括优化空域空排、推动智能通关、优化跨境车牌制度、重新研究港深西部快速轨道,以及增加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泊位等等。与会的五位嘉宾对大部分建议都表示赞同,并提出了不少意见,例如珠江客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田蔚青先生表示,目前乘客坐船离境须缴11元的乘客登船费,会影响乘客坐船的意欲,长远而言对大湾区的海路客运服务有负面影响。另外,他和冠忠巴士集团主席黄良柏都提到,目前吸引新人入行比较困难,以致制约了行业发展,故此,他们都建议政府加强吸引及培训新血进入交通行业。
我认为这些来自业界的意见都很重要,也很有针对性。我会认真研究,以进一步完善建议书。
立法会议员 陈恒镔
下一篇::港青应抓住大湾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