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宜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竞选政纲和施政报告中,对于任期内推行政改和廿三条立法,都表示会营造有利条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香港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李飞早前在香港的演讲,再度引发香港落实廿三条立法的思考。
法律缺位有不良影响
李飞指,特区政府对落实香港基本法廿三条立法责无旁贷,又直言法律缺位带来的不良影响社会有目共睹。这其实也可以说是能如实道出香港现况。特别是「佔中」以来,「港独」思潮曾一度热起来,有人鼓吹「港独」肆无忌惮,甚至成立团体,向中学生招手,大学校园内也有「港独」标语,难怪会牵动中央的神经。可是,由于基本法廿三条尚未立法,当局却对有关现象无可奈何,有人更指宣扬「港独」是违宪但不违法,因而十分嚣张。
现在,随着立法会DQ案、「佔中」及旺角暴乱参与者判刑入狱等连串事件的发生,「港独」的声音稍受遏抑,有所收敛,但问题依然存在。好像9月开学时,大学校园和中学校园都一阵鼓譟,近日也有学生在校园外派发「港独」单张,都见野火烧不尽。如此,中央又岂会安心?
其实,廿三条迟早要立法,这才能完成本港的宪制责任。问题是时机合不合适?2003年一役,无疑给一些港人一个很大的阴影,深恐再行立法,会出乱子。尤其是现在社会气氛方刚和缓,大家都想休养生息。那幺现时是否真的不适合立法呢?民意又是怎样的情况?
应调查民意基础
李飞访港后,《经济通》及《晴报》合办的民意调查显示,接近八成市民认为要尽快就廿三条立法。是项调查共有1097人参与,其中79%人认为应该尽快立法,认为「不应该」的佔19%,「无意见」的佔2%。如果从这个统计来看,支持廿三条立法的市民又似乎不在少数。今年8月,《经济通》及《晴报》有关高铁「一地两检」的民意调查,3330人参与,其中85%表示支持,比率就与本次有关廿三条立法的调查相当接近。这两项调查都是网上调查,或嫌不够科学,但或可给予发。其他民调机构也应进行这类主题的调查,看看结果如何,给大家参照、比较,就可得出廿三条立法的民意基础。
其实,「佔中」以后,相当一部分反「佔中」的市民看到了廿三条立法缺位的确存在问题,有些以往不赞成廿三条立法的人,也改变态度,支持立法。上述调查大概反映了有关情况。
人们也曾担心高铁「一地两检」遭遇反对压力,但事实证明,现时民意大部分都支持,且看明年能否依时通过有关方案。如果能顺利通过,当可为特区政府打一剂强心针,或可重新评定是否适合推行廿三条立法。
另外,一如坊间所说,在廿三条立法时,当局也可考虑稍作变通,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或许也可得到较大支持。
下一篇::修改议事规则益港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