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 李秀恒
上周三立法会通过了「一地两检」无约束力议案后,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随即于上周末与广东省省长马兴瑞签署相关的《合作安排》,标誌着就西九高铁站实施「一地两检」的「三步走」方案已成功迈出第一步。至于第二步,是要经下个月人大常委会会议审批及确认《合作安排》,这应该没难度;关键是第三步,要争取于明年暑假立法会休会前,通过本地立法,那才可以赶及于明年第三季高铁通车时落实「一地两检」。
本来,按照时间表,下月完成第二步后,明年2月特区政府便可把相关法案提交立法会审议和争取通过,如果所有议员真是以民为本,尊重主流民意,希望高铁能发挥最大效应,相信对「一地两检」是支持和欢迎的,那幺审议时间将十分充裕。问题是一些反对派议员已扬言,会用尽手段阻挠,他们尽管理屈词穷(连驱逐记者离场劣招也使出),但他们似乎已不打算讲道理,只想一味「拖」到该法案未能赶及明年暑假前获得通过,便得其所哉。所以,第三步能否如期完成,对特区政府和建制派议员来说,是一场智慧和勇气的考验。
反对派歪理连篇
高铁实施「一地两检」本是理所当然的安排,只因问题被政治化了,才令事情变得复杂。事实上,民意已十分清晰,很多不同的机构和团体进行的民调,支持「一地两检」的民意都是占压倒性的比例。就以厂商会为例,月前曾向会员发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6%受访会员赞成在高铁香港段实施「一地两检」,认为这才可以让高铁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包括:便利旅客;提升运输和商贸效率;巩固香港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有助于香港把握国家的发展机遇、提升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位;以及强化本港作为内地与世界交往的中介角色。
可笑的是,那些反对派政客把这项明明利民的措施,说成是「割地自阉」,破坏「一国两制」,违反基本法等,连篇歪理,完全站不住脚。回顾一下,自从香港高铁工程拍板后,这些政客千方百计设障,先对环评报告左挑右剔,引发菜园村收地冲突;继而在牛潭尾摥造高铁工程导致鱼塘乾涸事件;后来又「拉布」图阻高铁工程追加拨款;更无稽的是竟散播「高铁是为方便运送解放军直达香港」和「高铁是大白象」等言论。可以看出,这些人完全出于一种「抗中」思维,不愿意看到香港与内地进一步融合,反对「一地两检」只不过是他们意图拖死香港高铁的最后一道板斧。
纠缠争拗无意义
如果他们以为阻挠「一地两检」就可以达到「去中国化」目的,那便太天真了,因为只要到罗湖、皇岗、落马洲或深圳湾口岸走一走,看一看每天过关的人潮,就可知道现实是怎幺回事。现时单是两地的陆路口岸,每天平均有超过60万人次来来往往,包括探亲、旅游、经商和工作等,这种千丝万缕及血浓于水的关系,隔得开、去得掉吗?
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地融合是大势所趋,尤其国家发展一日千里,高铁网络和电子网络已成为国家走向富强的两大法宝,并锐意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全球都争上这趟顺风车,难道香港反而自动放弃近水楼台之利?因此,那些反对派政客若仍执意反对高铁「一地两检」,逆民意而行,只会越来越失分,损港而不利己。希望立法会在审议「一地两检」法案时,能够重归理性,实事求是,重点放在考虑如何把「一地两检」安排得更妥当、更便民,勿再纠缠于要不要「一地两检」这种无意义的争拗。香港可不可以摆脱政治化漩涡,返回经济发展的正轨,高铁「一地两检」能否过关,将是一块试金石。
下一篇::反对派「拉布」流会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