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小企业总会会长 刘炳均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任刚刚过了100日,就发表施政报告,正好可作为评估新政府管治水平的参考。
住房问题是烫手山芋
港人最关心的是住房问题。施政报告共275段,论述房屋问题由第141段至第154段,共14段而已。然而,施政报告公布之后所举行的各大传媒答问大会中,超过一半时间都是讨论住屋问题,可见这是一个特区政府不能回避的烫手山芋。
施政报告所提出的「绿置居」及「首次置业先导计划」不能有效解决香港的居住困境。前者是由出租公屋转为出售公屋,结果会减少出租公屋的数量,拖延轮候「上楼」时间,由平均4.7年增至5年。后者的细节未有定案,成效难料,但先导计划只建1000个单位,无异于杯水车薪。
笔者曾经建议将公屋租户的部分租金退回,作为购买私人住宅的首期。特区政府所退回的租金等于兴建公屋的费用,没有浪费纳税人的一分一毫,却在最短时间内增加出租公屋单位,及令同等数量租户置业,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一带一路关乎未来
施政报告提及「一带一路」共28次(标题除外),这的确是关乎香港未来十年的发展大计,包括金融、旅游、物流及贸易等多方面的经济发展。大型的金融机构及基建工程公司,例如外资银行及上市的基建及交通营运公司,都有很大的商机。中小企从事加工、贸易及物流等行业占大多数,有待「一带一路」沿线基建完成,才可分一杯羹。但香港作为「一带一路」的「超级联繫人」,亦要开始装备自己,否则机会来临,也会失之交臂。
香港年轻人要多点认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文化及语言,特别是他们的经济发展。当他们的重要基建完成,经济活动就会活跃,而香港就可以从中得益。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中,有14个国家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笔者建议香港中学向南亚裔学生教授阿拉伯语,特别是巴基斯坦及印度学生,因为他们的乌都语及印度语跟阿拉伯语同文同种,较易上手。而且,他们的宗教及文化跟阿拉伯语系的国家较为接近。为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阿拉伯语应列为香港高考课程之一,成绩可作「大学联招」计分之用。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未来阿拉伯语人才需求极大,懂阿拉伯语的南亚裔学生多了出路,对香港8万名南亚裔居民有较实际的支援作用。
应多支援中小企
施政报告对中小企着墨不多,分别在4段中提到中小企5次而已。例如,第66段建议两级税制,首200万的利得税率为8.25%,而之后的利得税率维持于16.5%。双税率对已经有盈利的中小企是锦上添花,但对于因捱昂贵租金及员工薪酬而赔本的中小企,却于事无补。既然施政报告第71段建议企业研发开支的首200万元作300%扣税,其余作200%扣税,笔者建议对中小企的租金开支可作相同的税务安排,减轻业界的租金负担。当然,特区政府对楼宇用途改变,亦应宽松处理。
至于输入劳工问题,先观察「在职家庭津贴」及加强后的幼儿照顾服务的成效,是否释放更多妇女投入劳动市场。假如情况没有改善,又或一些危险或厌恶性工种人手短缺,输入劳工就要尽快执行。有效地解决租金高昂及劳工短缺问题,中小企才可渡过难关。
在地产市道畅旺时期,中小企向银行融资较易,因为借贷绝大部分以物业做按揭,但未雨绸缪,特区政府要改善网上融资平台,使中小企的融资渠道得以扩大,如众筹、人际借贷及网上应收帐户贴现等。对任何创新及创意工业,特区政府要积极参与。香港过去赖以成功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已经过时,不能再抱残守缺,新加坡及韩国是成功的例子。
新人事新作风,冀望香港的经济腾飞万里!
下一篇::港机场龙头地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