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雍
林郑月娥已上任百日,这段日子,虽然有高铁一地两检的议题,也发生立法会议员遭DQ等事件,此外还有林子健涉呃人事件等小风波,但大体而言,社会趋于平静。特区政府予人的观感,也较为正面,让人觉得是做实事的政府,林郑的连番外访以及各政策局的举动,都显示现届攻府关注民生经济,造福市民。
积极外访取经

林郑月娥 资料图片
林郑上任第二个月就展开外访,估计她应是先取经,然后才施展宏图大略。她先以新加坡和泰国为目的地,其后又访问内地京、津、沪、杭、深等城市及澳门,继而又到缅甸出席第14届世界华商大会,然后到访英国,可说是风尘僕僕。这当中,林郑不光是和内地打好关系,频频内交,也兼顾对外关系,特别是东盟,就有星、泰、缅三国,可见她是要与东盟这个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建立密切联繫,为香港的经贸布局。至于林郑访问的杭州和深圳,都是创科重镇,可说是香港发展创科取经的地点。林郑更会见了阿里巴巴的马云和腾讯的马化腾,可见她的苦心。她的外访,有布局有策略,显示她要为香港的经贸和升级转型出力。这可以说是打民生经济牌,我们暂时未知她这张牌打成怎样,尚有待观察,然而开局的姿态却是漂亮的,也颇见用心。
增加教育投入
林郑开局不错,还在于她切实花心思动脑筋,想出改善施政的点子,比如她把头一炮放在教育方面,增加36亿教育拨款,改善教师待遇和对学生的津助,都有纾解怨气的作用。而且此举也师出有名,因为特区政府教育经费佔整体公共开支比例较回归初期的四分之一为少,只有20.4%。本港近年教育经费佔本地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只有3.5%,也较OECD成员低。
住屋是本港的老大难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运输及房屋局提出共享房屋,而且出手甚快,预料11月已可招租,以廉价租金供轮候公屋的基层市民租用。当局又準备推出「首置上车盘」,作为居屋以上的一个阶梯。此外,还仿效外国经验,构想建货柜屋作为临时房屋。在这方面,特区政府点子甚多,也富创意,值得嘉许的是急市民所急的心。
化解社会对立沖突
最后,林郑之所以能避开种种政治争议,放开拳脚搞经济民生,还在于她在政治上使尽柔功。比如说,她上任后承诺多到议会解释政策,希望改善行政、立法关系。对于遭DQ的议员,她没有穷追猛打,一切心平气和、依法办事,补选方面,强调不会在政治角度有特别动作,结果采取了对泛民较为有利的分开两次补选,无疑令建制和泛民的对立没有那幺尖锐,营造了较为和平的局面,这样才有条件专注于实事,让社会聚焦于经济民生。
总体而言,上任百日,林郑可谓不负众望,希望她继续这个良好的局面,使香港社会纳入常轨。
下一篇::期望施政报告展示全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