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怪兽家长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9月06日

不要做怪兽家长

踏入九月,本港学生开始新学期了。

学研社研究员 傅霾澈

上周五,街头再次出现各式各样的校服,提醒大家又到开学日了。笔者过去对于教育、升学、派位等信息毫不关心,直至为人父母后,才开始慢慢略窥门径,同时也明白为何本来说好要让孩子有个快乐童年的父母,到最后大都变成了怪兽家长。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来是人之常情,父母关心子女的教育也属天经地义,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家长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子女的教育,有时甚至超出了合理的程度,因而被冠之以「怪兽家长」的称号。至于这个合理的程度具体在哪里,自然是言人人殊,但是当说出「赢在射精前」、「赢在子宫里」之类的话,就知道这绝对过了头,已经是一种病态。

在过去,人们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家中孩子又多,通常都是把教育子女的责任交给学校。笔者小时候便是如此,当时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对家长而言都如同真理一般,无条件地相信学校和老师(其实回想起来,老师也未必全部都正确)。但是现在则不同了,父母大都受过不错的教育,对于学校和老师不再毫无保留地接受;孩子也不过一两个,自然有更多时间过问子女的教育。这是怪兽家长出现的基础。

其次则是教育制度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香港的教育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不断淘汰、优中选优,家长为了子女的前途,必然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趋之若鹜。优质教育资源肯定是稀缺的,一众名校自然也就有了「挑货」的本钱,设置种种严格的程序挑选最优质的生源,学业成绩优异只是基本要求,在体育、音乐、艺术及外语能力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则更佳。为了通过名校的重重关卡,父母唯有给子女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从此走上了怪兽家长的不归路,笔者的太太正是其中一员,当笔者试图阻止她时,得到的只有震怒。

但即使成功入学,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学校之间有竞争,班级之间有竞争,老师之间有竞争,为了避免被「差」学生「拖累」,有些老师甚至要求家长为学生多报读一些补习班和兴趣班,形成怪兽家长和变态老师合谋,进一步剥夺孩子们的快乐童年。

怪兽家长互相影响

第三则是环境的影响,当看见周边的人大都是怪兽家长,一些家长也就见惯不怪了。在香港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互相攀比已成习惯,一些家长尤其喜欢拿子女作比较。当看见其他小朋友报读补习班和兴趣班,有些家长怕吃亏,怕子女在竞争中落后,也争相报读;有些家长会担心,如果不给子女报读,万一子女将来成年后在职场竞争中吃亏,会埋怨自己当年没有尽力培养他们。

与此同时,市场成功捕捉了父母的这种心态,坊间除了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近年来还盛行升学训练、面试班、学前班、智力培训班等等。不少教育机构的广告标榜「赢在起跑线」,令家长们误以为越早开始培训(实为虐待)子女、报读越多各种各样的班,子女就会变得越聪明,将来会越有成就。通过这些培训班,小朋友们的水平有没有提高,笔者不知道,但这些所谓的培训机构肯定赚得盆满钵满。

最后则是家长的心态,其实只要家长摆正心态,自然就不会受上述因素干扰。但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可能不切实际,将自己过高的期望及扭曲的价值观投射在子女身上,甚至将子女当成他们用作炫耀的「私人物品」。有些家长将焦点过分集中在子女身上,认为子女是他们的全部,人生目标只剩下「培养子女成才」,令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无比紧张。

总的来说,怪兽家长是要不得的。开学之际,通过分析怪兽家长的成因,希望可以避免怪兽家长队伍的不断壮大,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童年,令他们在一个更适当的环境中成长。

上一篇:驻澳部队救灾合情合法合理
下一篇:开发低生态价值郊野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