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打错算盘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8月06日


吴幼珉

印度军队近月在洞郎地区越过中印双方并无争议的边界,进入并迄今仍呆在中国境内,两国军队目前正在当地对峙。印方称其进入中国境内是为了阻止中方在中国境内修路,对印度和不丹不利。印方曾提出双撤军,但印军越界属于入侵行为,中国则坚持印度撤军。中方文宣也已经升级;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近日到北京出席金砖国家会议,期间估计也会与中方官员就该对峙事件进行接触。

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邻国,和平共处本来应是两国间应该奉行的硬道理。无奈由于印军犯境,中印两军1962年曾经打过一仗,结果是印方输得很惨,那一段历史也令一些印度极端民族主义者感到蒙羞。本来应该是不打不相识的,但印军这一次却偏要再次进犯。

中印国力差距明显

在莫迪当选总理任内,印度经济向好。今天的印度不是55年前的印度,但今天的中国也不是55年前的中国;而两国的国力差距已经明显扩大,如中国目前的GDP就约为印度的5倍,发展态势是对中国有利的。某些国家不理解印方缘何当下在两国边界地区滋事,笔者也不知道莫迪究竟想「玩边瓣」。

在中国崛起的今天,许多国家都需要适应这种态势,而印度也应该看清楚时局的变迁。在印军犯境洞郎初期,印度与美国和日本海军在印度洋进行了一次军演。美、日、印三国或许都有抑制中国崛起的意图,印度也乐于寻找机会建立反华联盟;但中国崛起主要依靠的是内源因素来促进经济增长,再通过经济扩张带动综合国力的增长,因而印度等国的努力会是徒劳的。

印军侵略中国,美日帮不了印度的忙,反之美日会更想利用印度独当一面地去牵制中国,特别是希望印度随着其国力的相对提升,有朝一日能成为制衡中国的力量。不论那些图谋是否可行,印度莫迪政府在洞郎地区的作为却都显得急躁了一些。

近年,中国海军经常在国际水域游弋,中国军舰不时到访印度周边国家的港口;中国空军也频繁穿越第一岛链演练。近日,中俄海军在波罗的海演练,不久也将在日本海演习。其中,中俄海军的波罗的海演练就引起了一些欧洲国家的高度关注,而中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国际间公认的事实。

莫迪的错误决策

在与其周边小国相比,印度是强大的。而印度有没有先进的武器呢?我看是有一些的。印度在洞郎地区的军事人员是否占优?在短期内,也可能是那样的。但是所有这些似乎都没能增强印度与中方对峙的军事优势,那不仅仅是从两国的国力和武器装备来进行对比,还可以从两国军队不同的文化,甚至从政府的决策能力来看,印军从其入侵的地区撤退或让武力来解决问题的结局似乎是很清晰的。

在过去几年,中印两国关系曾经取得了一些发展。然而,莫迪却重复了过去尼赫鲁与中国打交道的错误逻辑,把与中国改善关系作为与中国谈判主权问题的筹码,那却只能是印方的一厢情愿。

印度政治精英的决策明显欠缺周全,他们心里有自己的意愿和目标,据此而制订了相关的政策,并付诸行动,对其对手如何反应却準备不足。当对手的反应出乎政策制订者原先的预期,却又碍于面子,不能及时对自己的政策和行为作出调整,直至吃了大亏才不得不收手。这样的特徵在印度和某些中东地区的文化中并不罕见。

当前中印两军在洞郎的对峙可能恶化,也可能以印军撤军而告一阶段;然而印军在未来几年再次犯边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情况可能会延续至印方吃了大亏为止。有鑒于此,中方对两国关系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调整是必要的。而近年,中国接受了印度吞併小国不丹和锡金的状况;中国对印度的基建或电商平台的投资以及商品贸易也增加了,这些发展都有利于印度国力的增长和自信心的加强。然而,形势却向人们提出了另一问题,那就是怎幺样的印度才能较容易让中印边界长久地平安无事呢?

上一篇:一地两检利港利民
下一篇:【香港观察】「一地两检关注组」收集30万签名居心何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