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智库香港经济及物流政策研究中心 袁尚文、于承忠
随着三通一达(即圆通、申通、中通和韵达)以及顺丰正式进军资本市场,分别在上海、深圳及美国上市集资后,它们的国际化步伐好像走得越来越快。其实,内地民营快递企业进军海外「据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成为快递企业的新增长点。
今年5月中,圆通(阿里为股东)以港币10亿多收购香港上市的先达物流61%的股份,依靠先达物流全球超过150个网点的优势,结合其国内网络覆盖及丰富的航线及客户资源,将加快其发展国际快递物流业务。不过,此次收购可否为圆通的国际业务带来即时效益仍有持观察。毕竟,先达的主业为国际空运及海运货运代理,中转及清关服务,而非国际快递业务。所以有不少人认为该收购是圆通在港借壳上市,而多于真正的优势互补。
除了此宗收购,圆通在近日发起成立「全球包裹联盟」,这是一个由内地物流快递企业发起的国际化物流快递联盟平台。圆通计划借此搭建全球的快递物流网络。该联盟首批企业成员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家快递企业及产业链,均在其所在国家和地区所属行业领域位居前列。
今年5月底,顺丰与美国UPS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双剑合璧」,打造中美跨境的龙头企业。UPS是全球最大的速递货运公司,而顺丰则是中国速递市场的领导者,合资公司初期将会针对来往中美两地航线提供联合服务,并计划拓展至全球各地市场。
该合资公司相信,结合UPS及顺丰互补网络的服务範围及规模,将产生协同效应。双方将会运用本身的资产以提升营运成效及效率,同时联合两者的业务流程,把货物由中国运至世界各地。表面上,双方可各取所需,实际上这两间龙头公司无论在文化、价值观等各方面都需要时间磨合,纵使顺丰户用了多名UPS旧人,如顺丰国际CEO David Adams是原顺丰美国区区总,及UPS美国原销售副总裁。重要的是,要保证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不会把机密如客户、折扣及营运等数据泄漏。
虽然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快递企业正走向国际化,将为全球贸易的复苏与增长重新注入活力,同时也将对整合全球物流资源和为全球客户获得进出口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帮助,促进和建构未来供应链新常态。
下一篇::与民同心 开创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