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研社成员 胡贞山
新加坡《联合早报》早前引述消息指,新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任后,将于8月初访问新加坡。林郑月娥在一个论坛致辞指出,这次首访目的,旨在促成香港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协议。有趣的是,林郑虽然高调宣布访问新加坡的消息,却没引起舆论的关注。
林郑积极进取
对香港长远经济发展来说,香港跟东盟之间的贸易协定和交涉,其实十分重要,但是从未获得媒体的关注和讨论。即使在曾荫权年代,香港试图加入中国-东盟的自贸协定(CAFTA)而被新加坡阻挠,也没引起太大回响,反而被同时期发生的菲律宾港人人质事件,转移了舆论焦点。
到了梁振英年代,东盟提出反建议,跟港府独立磋商自贸协定,获得港府和行会支持,使香港在自贸协定谈判上取得进展。然而,大家一直把焦点放在香港的政改争议之上,自然得不到媒体应有的重视。因此,林郑今次访问新加坡,舆论依旧保持沉默,实属意料中事。
当然,香港媒体的取态,并不代表林郑今次出访,并不值得关注。首先,林郑今次出访新加坡,不只是回应自贸协定(HKAFTA)的达成,更是期望跟新加坡进一步加强合作,在东盟自贸乃至「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寻求更具体的合作协商。值得注意的是,跟当年梁振英上任年半才出访外国相比,林郑甫一上任便展开外访,可见她在寻求国际经贸的合作上,更加积极进取。
星立场不断转变
其次,随着美国在亚太区内的影响力减退,原本有意依靠TPP制衡中国的新加坡、日本,纷纷转为向中国伸出友谊之手。今年初,不少新加坡的媒体已为此发出强烈信息,呼吁新加坡以及其他东盟国家,应该更积极表态参与「一带一路」。在这个大环境下,新加坡表示有意协助香港跟东盟在年内达成协议,不失为向中国释出善意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近年在外交立场上,正在不断转变:由当年冷待「一带一路」,变成有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再到现在新加坡国内又开始认为,新加坡不须跟香港恶性竞争,可跟香港共存共荣,有钱一齐赚。这些转变反映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软实力正在逐步增强,亦从侧面反映他们当年阻挠加入东盟自贸协定,只不过是外交伎俩。当国际形势出现转变之时,新加坡随即转浃,以求巩固她在「一带一路」的「海带」上,即东南亚地区的龙头地位。
亚太局势将起变化
据不少经济分析师的估算,内地和香港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协定全面打通后,将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绝非香港或新加坡能以一己之力独赚。目前,新加坡跟香港其中一个重点合作计划,便是港铁公司计划投资马来西亚至新加坡的铁路项目。
这种广域基建投资,除了能促进星港两方各自的优势外,从大局上来看,当东南亚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后,将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的缔结,并把接近胎死腹中的TPP,完全送入历史的尘埃里。届时,在「一带一路」立场上一直举棋不定的日本、澳洲,也势必要作出调整。
在此情况下,亚太地区的局势,将会出现新的变化,一直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又会否坐视不理?更重要的是,如果特朗普在下届未能成功连任美国总统,民主党重新上台的话,他们又会否再次调整美国的外交政策,行回奥巴马「重返亚洲」的旧路呢?届时,新加坡以及东亚诸国,外交立场又会否因而调整?以上问题,便要看各国首脑的政治智慧了。
下一篇::你搭高铁想拎行李在深圳落车检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