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工展会经历难忘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7月16日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 李秀恒

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在今年6月27日至7月2日,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特在首都北京举行「2017香港时尚产品博览 北京工展会」暨「香港品牌节 北京」,作为两地共庆香港回归的活动之一,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顺利举行,圆满结束。

其实,工展会是厂商会最有代表性的活动之一,更是展销和宣传香港产品的一块「金漆招牌」,自2004年起就已经在内地不同的主要城市相继举办展览会,包括上海、青岛、成都、深圳、南宁、武汉、厦门、重庆、哈尔滨、天津及大连等等,去年更是首次在台湾及澳门举办,成功将工展会推广至两岸四地,每次皆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京举办 意义重大

相对于在其他地方举办,今次北京工展会意义尤为重大,筹备过程亦特别难忘。北京人口超过2000万,亦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各国使馆和不少跨国机构及公司集中之地。在此举办工展会,不但可提升北京百姓及外商对香港产品的认识,亦可扩大对外宣传,相信所产生的效益,比其他城市更加显着。

一连6天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的北京工展会,共设有近300个摊位,分为7个主题展区,包括「香港名牌区」、「服饰美容区」、「健康产品及食品区」、「生活家居精品区」、「香港美食区」、「香港品牌节 北京」展示区及「狮子山下 摄影艺术展」,务求让北京市民能尽情选购物美质优的港货、品嚐历史悠久的地道香港特色小吃,更能通过香港品牌的展示区和摄影展,让当地市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香港。

值得一提的是,「狮子山下 摄影艺术展」展出了香港3位在不同年代出生的文化界人士作品,让内地同胞从不同角度感受香港的情怀。展出作品约30幅,包括:属于五十年代的着名媒体人李纯恩所拍摄的香港人物相片;出生于60年代的着名音乐人雷颂德拍摄的街景相片;以及出生于90年代的年轻艺创工作者李楚洳的「相中画」(Paintingonphoto)。从入场观众的反应来看,首都人民十分喜爱这个展区,驻足观看的时间相对较长。

筹办过程 绝不轻松

回想北京工展会的筹备过程,可说绝不轻松。主要原因是,那是京畿重地,加上今年有多项重要活动举行,故各有关部门对工展会的各方面要求特别严格,尤其要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因而限制多多,这又不准,那又禁止,让负责统筹、布置、组织和宣传的同事疲于应付。

不过,同事们都明白今次在首都举办工展会有特殊意义,所以都以无比耐性和毅力,全力配合各部门的要求,一步一步争取把工作落实。本来,有关当局因担心过多群众聚集会产生安全风险,一度建议不准开设熟食摊档和同时举办艺术展览,后经厂商会多番力争,熟食摊档及艺术展览部分才得以保留,令到工展会可继续散发香港的特色,连中央电视台也特地前往采访和报道。

举办会展 港是天堂

经过在北京等地办工展会的经历,更充分体会到香港的确是举办会展活动的「天堂」。在其他地方举行展会,或多或少会遇到种种不同的问题,例如:在北京安全风险问题首当其冲;在台湾,当地政府的保护主义很强烈,对商品进口限制极严,难以吸引人参展;在澳门,展场内只容当地人「工作」,厂商会人员若动手参与,有违反法例的风险

上述的问题,香港完全不存在,只要租到场地,商品如何出入口、场地如何布置,展场内加插什幺精采活动,基本上皆可自由进行。所以,香港实在很适宜发展会展业,而会展业对拉动贸易、旅游和物流等行业有极大作用,特区政府应尽早为会展业扩容,不要再唱慢板。

上一篇:理性平衡发展与保育
下一篇:林郑教育政策开局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