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要彰显存在价值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6月07日

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
白仲祺

最近有报道指出,消委会对洗衣机进行测试,评价洗衣机耗电、耐用程度和功能等等。备受争议的是报告花费了超过100万元。消委会测试开支庞大,是由于为了测试这些电器产品,首先要将它们购入。问题是,测试完这些产品后,它们还有剩余价值,能够转售,节省纳税人的资源吗?

其实,消委会的历史角色是什幺?今天它仍然有存在价值吗?

消委会其中一个历史角色是为消费者提供重要的资讯,对消费者购买的不同产品作出测试,然后让市民获得资讯,帮助他们购买合适的产品。这种服务,可能数十年前有实在的意义。可是今天,当市民要购买新产品时,网上已经有大量资讯,例如用户评价,又或者一些免费频道为各种新电器产品「解剖」,将产品每一个组件拆开,研究产品的价值和维修的困难度等等。当然,有很多人认为消委会提供的测试,比普通用户评价更深入,例如耗电量和电器产品安全程度等等,笔者绝对不想抹杀它的价值。可是,如果消委会测试洗衣机,要花100万元,这开支应由谁承担?

如果有人创造一项有市场价值的资讯,代表有人会愿意付出一个价钱购买该资讯,令买卖双方同时得益。消委会测试洗衣机,对谁有价值?当然是正在考虑买洗衣机的人。可是,由于消委会是公营机构,所公布的资讯几乎能够免费获得,变成想买洗衣机的人,可以「乘顺风车」,叫纳税人为他们得到的利益付费。况且,任何服务行业要进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面对公开竞争。如果消委会停止获得政府资源,而直接向获得资讯的人收取费用,它便同时需要与其他产品评论的平台竞争,令它提供的资讯可以更有价值,亦帮助更多市民。

消委会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处理投诉。由于它是政府法定团体,令投诉人预期消委会能够为他们「伸张正义」。可是,市民购买电气产品,又或者参加任何收费服务,其实已经被保障合约的法例覆盖。商品说明条例的用意,就是保护市民购买产品和进入合约,能够得到保障。法治和合约精神,包括了买家要当心(caveat emp-tor)。这个重要原则,其实就是确保市民买入任何产品,又或者进入任何合约,都小心维护自己的利益。相反,更多的监管,更多的保护,可能鼓励更多人粗心大意,最后变成受害者。

上一篇:重弹自决显无知
下一篇:港应把握机遇创繁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