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香港工商专联会会长 杨志强
中国人民银行5月16 日与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公告,同意开展「债券通」,通过内地和香港的基础设施机构之间的合作,让境外投资者更便捷地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正式启动时间将另行公告。初期将先开通「北向通」,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
配合一带一路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为香港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香港应发挥所长,配合国家所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从金融「超级联繫人」到国际融资中心的角色找到明确定位。「债券通」就是香港从金融「超级联繫人」到国际融资中心角色定位发展的重要一步。
「债券通」最早于2016年1月,在当时香港交易所公布的三年计划「战略规划2016-2018」中提出。今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后的中外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準备在今年首次在香港、内地推行「债券通」。
「债券通」是利用香港促进内地与全球资本市场连接的重要举措,反映国家重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债券託管量达65万亿元人民币,但当中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券不到2%,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透过「债券通」,香港可以为境外投资者进入内地债券市场提供入口,发挥国际资金进入内地的中介功能。
在日前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行政长官梁振英指出,「一带一路」的推进将带来庞大的项目集资和财务管理服务的需求,「资金融通」正是「一带一路」的关键。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的「超级联繫人」,可以在「一带一路」项目融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家此时公布「债券通」的消息,正正体现对香港优势的认可和重视。
北向通为双向通积累经验
人行表示,「债券通」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境外投资者可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北向通」没有投资额度限制;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即境内投资者投资香港债市。
何以先开展「北向通」?一方面是为满足现阶段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需求。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债券市场发展成效显着,人民币债券资产的吸引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债券通」是内地与香港两个债券市场、两种交易结算制度的对接,涉及两地交易、结算等多家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在技术和实施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本着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原则,扎实做好「北向通」,可为未来「双向通」积累经验。
现时只有机构投资者,包括境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主权财富基金、国际金融机构及其发行的投资产品、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人行认可的其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才可参与「北向通」。虽然「南向通」尚未开通,但北向交易须利用香港的金融机构,对香港的设施和中介同样有利。
随着「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落实,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实现互联互通。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债券通」的推出,是国家推动资本帐开放的又一里程碑。首先开展「北向通」,满足现阶段国际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需求,发挥香港融资中心的作用,符合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大原则。
作为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内地金融改革开放中,一直扮演「试验平台」的重要角色。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香港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央对港坚定不移、一如既往的支持,是香港克服困难、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债券通」将进一步巩固香港连接内地与世界市场的「超级联繫人」地位,并且推动香港从金融「超级联繫人」到国际融资中心的角色定位发展。
下一篇::滥用弹劾 挑动政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