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错过电子商务洪流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4月26日

城市智库香港经济及物流政策研究中心
袁尚文
于承忠

电子商务在全球迅速发展,推动国际间跨境商贸,亦为日常网上购物带来方便。在「双十一」光棍节一天之内,阿里巴巴旗下各平台总交易额达到1207亿元人民币,缔造了新的纪录。此外,阿里巴巴主席马云近日提出「新零售」概念,认为未来零售会是线上、线下和物流互相结合,相信会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新的购物体验。过去5年,在中国网上零售增长强劲推动下,亚洲超越了北美洲及西欧,成为网上零售总额(不包括税项)最高的地区。全球各个地区经过多年来迅速增长后,未来5年增速将会放缓,但中东和非洲地区除外。不过,在中国、印度和东盟带领下,亚洲仍会有18%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中国电商市场发展空间大

内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希望买到更好的商品,加上国家政策配合,令跨境电商具有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中国是目前电商发展最蓬勃的地区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规模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另外,据毕马威(KPMG)报告估计,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将超越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的总和。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报告,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共有6.49亿网民,网购用户达3.61亿户。随着互联网持续渗透至农村,加上国民购买力提升,中国电商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相对于传统的贸易渠道通过线下实体交易,并按进口报关货值徵收关税、增值税等交易模式,跨境电子商贸是通过网络平台交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跨境电商企业先在国外采购商品或将在港的自家品牌预先寄存到全国13个跨境电商保税区的指定保税仓。当消费者在网络下单后,电商企业可到连接海关的网上平台办理通关手续,以个人消费物品形式申报出保税区并缴付行邮税,通过海关审核后,电商企业便可以委託物流公司或快递公司派送,快至半日内就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港须藉电商为经济增值

香港方面,根据政府统计处的资料,在2015年只有6.6%的中小企在被访问前的12个月曾透过电脑网络进行销售,获取订单;同期只有15.3%的中小企曾于网上采购货品或服务,提交订单。大型企业透过网络进行销售及采购的比例远较中小企为高,分别为18.1%和25.6%。

电子商务的讨论放到香港背景,可有两个层面。对本港消费者而言,电子商务是方便、有效率的购物方式。然而,目前本港相关法例较其他地方落后,未能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这亦是社会较多讨论的问题。

另一个层面是政府如何利用电子商务为本地经济增值。随着内地旅客访港购物热潮放缓,本港零售业发展前景不容掉以轻心,如何为行业注入新动力成为一大挑战。虽然内地网购发展成熟,但货品质量问题仍然有待改进。相比起来,香港品牌向来是高品质保证,配以富创意、具香港特色的设计,相信在内地市场有一定竞争力。我们认为特区政府必须积极推动大数据、智慧城市发展、加强网络保安、维护消费者私隐,以及提高电子支付工具的安全等,令大众对电子商务更有信心。另一方面,香港现有的电子支付平台早已落后于内地,八达通与支付宝、微信等相比,令人汗颜。没有平台、没有支付系统,怎能发展好电子商务呢?

还有,在内地一片炽热的跨境电商发展浪潮中,特区政府如何协助港商把握良机进军内地市场?如何协调深圳和广州等相关部门作出检验检疫、商检等安排?可否为香港企业争取绿色免检通道?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未来特首和新政府必须探讨的经济政策,这才可以保持竞争力,以免落后于人。

上一篇:大和解不能背离大原则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