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 陈建强
因曾俊华挂冠参选,接任仅一个多月的新任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执手尾」制订并发表本届政府任内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整体格局基本沿袭上一份财政预算案,但却是「曾规陈不随」,淡化「基金治港」,转而透析出一套积极进取、着眼长远的理财哲学新框架。
再非守财奴式基金治港
尚有四个多月,政府便换届,再加上行政长官梁振英上月发表的施政报告,早已制订各项主要福利和建设计划,令陈茂波除了做好「大掌柜」的角色外,个人发展空间相当有限,不可能发挥「资源再分配者」及「经济推动者」的角色。
然而,他仍积极展现其理财哲学,摒弃上任的「审慎理财」,只重被动地发展经济,减少政府作为,未藉公共财政资源作再分配,关顾社会公平的套路,改而强调「应使则使」,表明政府财政状况不用受《基本法》要求收支平衡的「紧箍咒」局限,应按实际情况推出不同措施,毋须执着每年都要收支平衡,只要大体上平衡就可以。
他随即提出政府理财三大原则,包括适度有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投资未来,以及善用资源让各阶层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他强调,赚钱是本事,守业是学问,花钱是艺术;而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放眼未来,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是责任,纾解民困,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支援是应有之义。因此,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的最大亮点就是不再是守财奴式的「基金治港」。
总计曾俊华过去9年共拨出至少4148.4亿元成立或注资各个基金,平均每年拨出460.9亿元,当中大多是「左袋拨右袋」,甚至只是「垫在枕头底」的「死钱」,但如此丰厚的「安心保险」,对社会建设发展有何积极作用?相反,陈茂波主张「善用资源、适度有为」。新一份预算案中,只有两项注资基金的开支,总额仅为17亿元;此外,在录得财政盈余第二高的背景下,「派糖」金额仍较去年少一成,以便留下更多资源直接投放于各政策範畴。
成立税务政策组
至于另一个亮点就是提出在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成立税务政策组,检视香港与国际税务规定的接轨,积极研究如何通过包括提升科技研发开支的税务扣减等措施来推动产业发展,研究优化香港税制结构,研究扩阔税基和增加收入,务求有足够资源支持社会的持续发展。
对于香港的税制,传统观念认为简单易行是核心价值和最大优势,并将其神圣化,无论是任何改革建议,都一律面对未讨论先反对。但事实上,全球经济发展格局早已星移斗转,现有税制再不能应对新形势的需求,尤其是未能扶持创新科技发展及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务须及时检讨改进。期待有关研究早日获得成果,为香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必须指出,在「黑天鹅」乱飞的当今政经乱局,政府有责任积蓄足够财政储备去应付意想不到的突变。然而,要应对未来,最佳方法不是厚积储备,而是创造未来,让香港在国际新形势下始终维持竞争力,因而需要在库房充盈之时,将储备化为「活钱」,巩固现有优势,寻觅经济新引擎,全面推进经济民生的发展建设,解决深层次社会矛盾。
下一篇::长毛的二万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