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实而不华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2月26日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 李秀恒

新财爷陈茂波上任月余,初试啼声,发表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他本身是一位会计师,在引言中用了不少篇幅来阐释其理财理念,有板有眼。整份预算案,对社会多方面的诉求均有所回应,但正如他所言:「资源不是无限,没有任何财政预算案可以满足所有市民的需要,以及获得所有市民的赞赏。我们只能尽我们所能,照顾有需要的人士,在政府有充裕盈余的时候和市民共享,并投放资源于可以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领域上。」在这前提下,这份预算案算得上实而不华。

简括而言,笔者觉得新预算案有以下亮点:一是延续并增加多项为企业及市民纾困及税务宽免,有助支撑内需及让各界分享经济成果;二是继续为中小企提供延长BUD基金申请期等三项支援措施,以及推出科学券计划来帮助中小企应用科技提升竞争力,都是切合很多中小企当前的需要;三是预留100亿支援创科发展,有助提升本港的科技水平及创新能力,为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扩阔发展空间,让香港在国际新形势下维持竞争力。

喜见金融科技受重视

值得留意的是,新财爷用了六个段落1100多字,谈论如何开发和普及金融科技的应用,透露金管局除了去年共发出13个储值支付牌照,还正建立一个全新的「快速支付系统」,尽力为金融机构和公众提供理财便利。这不仅是要适应潮流,对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形象也是非常重要。

事实上,金融科技(Fintech)是财经界近年热话。Fintech的应用,使「一机在手,全球通行」的概念,在国际上不少地方已相当普及。在美国,苹果公司的「Apple Pay」及谷歌公司的「Google Wallet」已得到广泛应用;就算在内地,几乎所有连锁商舖都设有「微信支付」或「支付宝」付款,朋友之间亦可通过这些功能,轻松实现「AA制」分帐功能。

笔者早前曾撰文,指出曾几何时,香港的「八达通」在电子支付系统上,领先其他地方,但那已经是属于上一代的技术,比起目前新一代的流动支付确已逊色。这说明香港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由领先变成落后,若再不急起直追,将会被周边越来越多城市超越。现从预算案中看到特区政府开始重视金融科技,笔者感到欣慰。

对于如何振兴旅游业,新财爷也用了逾千字来讲述,但所采取的政策,只得两招:一是豁免1.37亿元的牌照费用,让旅行社、酒店、旅馆和食肆受惠;二是向旅游业提供2.43亿元支援,作为举办盛事和推广旅游产品和加强对外宣传等用途。这些招数虽有一定作用,却似乎过于保守,成效有限。

振兴旅业须对症下药

众所周知,本港的旅游业正陷困境:去年访港人数下跌4.5%;迪士尼乐园刚公布业续,连续第二年「见红」,2016年度亏损金额较2015年度增加15%(2300万)至1.71亿元,整体入场人次较2015年度下跌逾一成(70万)至610万;海洋公园两个多月前的业绩,2015至16年度录得2.4亿元亏损,为海洋公园1987年独立运作以来录得的最大亏损,亦是2002至03年度受SARS影响后,首度录得亏蚀,入场人次600万,按年跌18.8%。

旅游业出现如此惨况,主要原因是内地客大幅减少。虽云近期海外客有所增加,但仍抵销不了内地客流走所带来的损失。要挽救旅游业,必须对症下药,首先要清楚内地客流失的原因。内地客持续减少,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港元汇率因与美元挂耻而呈强势,令来港购物的吸引力下降;二是香港小撮人连串的「辱客」行为,在内地仍在发酵,令越来越多内地人反感,不愿意来港「受气」。

面对这种窘局,本港可采取什幺措施振兴旅游业?笔者认为,首先要对「辱客」行为加以严惩,不能任由继续破坏香港的形象;此外,要设法招徕多些过夜客,因为过夜旅客的消费力比一般的即日来回客高很多。

要增加过夜客,最快捷的方法是特区政府应与中央商讨,开放多些外省城市的来港「个人游」,尤其是中西部和北方城市。这些地区不少城市的居民消费力不弱,且他们长途来港,必然不会即日离开,更不会为走水货而来,相信这对振兴香港旅游业,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上一篇:为七警不值
下一篇:建制派参选人应坚持理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