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师生政治上脑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2月19日

丹尼士

已宣布提早离任的港大校长马斐森指出,香港政治复杂并非他今次离任的主因,政治复杂反而是吸引之处。马斐森承认,在港大的工作尚未完成,对自己未完成工作就离开感到不满意。对于其离开令到师生及校友感到失望,他感到抱歉。

马斐森有点言不由衷,正是「人望高处,水往低流」,若政治真的如他口中的那幺吸引,他就应寻求合约完结之前续约,而不是在合约尚未完结之前离职,跑往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担任校长领取比现职还要少三成的薪酬。政治虽是吸引,但不等同常人可轻易驾驭,诚如港大校委会委员之一、人文学院院长柯天铭指出,马在2014年4月来港,根本未有预视到政改及占领行动所带来的政治困境,他又指马觉得外界经常聚焦眼前的政治争议多于大学长远策略发展,曾因此感到沮丧。而马斐森既然如此沮丧,极大可能会因政治争议而未能完成自己的工作。

国际排名拾级而下

作为港大校长,马斐森有两大工作目标,一是提高港大在国际间的排名,二是争取外界对港大的资助,但两者均不理想。

港大某些师生经常不务正业,有书不读发动罢课,有书不教策划占领,并涉嫌收取不明来历捐献资助一些偏向反对派立场的所谓「民意调查」,以此作为继后发动占领的后盾。有港大学者更经年策划一些意图分化两地关系的所谓「身份认同」问卷,有学生会主席兼校委会成员不理自己的个人诚信、背信弃义私下公布校委会开会内容,藉此挑起政治争议。港大学生会会刊《学苑》,更不断鼓吹所谓「港独」,荼毒学生,置《基本法》条文于不顾。对于此等某些港大师生挑起的政治争议,以及他们如何无法无天,外界看得一清二楚,这不仅破坏港大以往Best of the Best的形象,致令港大在国际间的排名拾级而下,亦令外界捐献锐减,上市公司俊和集团更明言,某些港大教授、学生不断地参与政治活动,发动占领,破坏香港繁荣,与其集团的一贯宗旨相违背,于是终止包括港大在内的每年捐献。

港大生再非天之骄子

港大某些师生热衷政治,不断挑起政治争议,不仅令港大排名拾级而下,捐献像「滚水渌猪肠」般越来越缩,亦令港大生不再是「天之骄子」。根据一项调查结果,香港企业愿意招聘港大生的意慾由原先的第一急跌至第四,排名在科大与中大之后。某些港大师生不务正业,热衷政治,令港大风光不再。

对于以上多重打击,身为港大校长的马斐森又怎不会感同身受?港大泛政治化的恶果给马斐森极大挫败感,故此,与其说他的离开令校友师生感到失望,不如说某些港大师生「政治上脑」令他壮志未酬、失望离开。

上一篇:政府如何鼓励创科?
下一篇:河套科技园促协同效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