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由鲁迅先生宣导的新木刻版画运动,掀起了全国创作版画的热潮,翻开了中国版画历史新的篇章。当时的版画创作,从区域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国统区与解放区两大阵营。解放区的版画创作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中心,涌现出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版画家,古元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收藏「琪」观】古元版画:《合作社》《牛年》](http://www.hkcd.com/userfiles/1613798245.jpg)
古元作品《合作社》(版画),33x21cm。
古元从「鲁艺」毕业之后,回应毛泽东所宣导的「到大鲁艺中去」的号召,深入基层,跟群众打成一片,对延安和边区的老百姓,以及土原、溪流、窑洞和枣树充满了深深热爱。他以关注和同情的态度去表现劳动人民遭受剥削与压迫的苦难,以画笔和刻刀揭露社会中的反动和黑暗,彰扬人民翻身做主的喜悦与欢欣。
农村合作社,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建国初期为了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而产生的独特农业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古元的版画《合作社》汲取了中国民间传统的窗花艺术,画面前景是一男一女两位社员,向着相反的方向离开,中景中央,一位合作社经销员手持一把持平的秤,与背景的建筑一样,整个画面表现出一种均衡之美。这或许是当时所宣扬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公平公正合作社精神的体现。这幅作品既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同时又古元先生深厚造型功力的体现。
![【收藏「琪」观】古元版画:《合作社》《牛年》](http://www.hkcd.com/userfiles/1613798289.jpg)
古元作品《牛年》(版画),36x26cm。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见许广平《欣慰的纪念》)。在《自嘲》一诗中,他也曾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是鲁迅精神的象徵之一,也是劳动人民精神的写照。在古元的版画《牛年》作品中,一大一小两只牛栩栩如生,望着同一个方向,好像在注视着什幺。牛的脚下,短而有力的刻线象徵着草地,也是大地 牛之所以安身立命,吸取力量的所在。整个画面简洁有力,平实之中自有一种深沉的韵味。 (文:萧芬琪)
![【收藏「琪」观】古元版画:《合作社》《牛年》](http://www.hkcd.com/userfiles/1613798309.jpeg)
作者萧芬琪,中国美协会员、美术理论家、画家、香港大学文学院艺术学系哲学博士,为广东省岭东美术馆总馆长、《岭东》杂誌社社长兼主编、中国艺苑研究学会副主席、海外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香港美协创会秘书长等。
下一篇::【美食】日本米芝莲一星拉麵登陆尖沙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