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医】缅怀中医小儿推拿大师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1月29日

近年来中医推拿界,对小儿推拿交流甚多,成为一股「热流」,近日看到一份病例,回忆起一位大师,现先来介绍这份小儿推拿病案:

患者萧 辉,女、一岁半,八日前发烧、伴有食慾不振、有麻疹现象、住某医院一周麻疹未出、病情转剧,于1957年2月3日,到中医推拿科就诊。

检查:体温39.5℃,脉浮数,而且全身皮肤呈紫绀色、鼻翼煽动、两目紧合、呼吸短促、昏迷不醒。

诊断:麻疹内陷、併发肺炎。

处理:推拿。穴位:平肝、清里、天河水、六腑。每穴推5000次,两小时后全身出现红色麻疹,病理显着好转,至夜12时病情又恶化。次晨原法再推,每穴次数增至6000次,中午按法再推,并用香菜汁及香油调荞麦而遍身擦之,麻疹出透。下午体温降至38.5℃,呼吸均匀、两目睁开、皮肤紫绀减退。第三日按原法推之,第四日一切症状消失,体温正常,一周后完全恢复病前状况。

【漫话中医】缅怀中医小儿推拿大师

主治这位小儿的是戚子耀老先生。

戚子耀(1889 1968),江苏武进人,随父学医12年,一度出家,法名远济。民国21年(1932年)在沪设诊行医,精推拿术,善治小儿各种杂症。1932年的上海市国医学会《国医名录》称戚子耀为「推拿之圣手,小儿之福星」。

1965年我在门诊实习时,跟随过戚老先生,当时他在黄浦区推拿联合门诊部开诊(福建中路307号二楼),目见他对麻疹、疳积、腹泻、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着,留下深刻印象。从戚老之后,再未见过对一些急性的小儿内科病症,在治疗中这样胸有成竹,把握十足的临床医治高手。现在在临床中多见的是讲时滔滔不绝,动手时好像少了什幺、治病效果不尽人意。

所以,实在很怀念老一辈这些有真材实料,硬工夫的中医大师。中医小儿推拿疗效显着,这种不打针、不吃药,小儿无痛苦的疗法很有发展的空间。无奈是像戚子耀这种大师级人物少之又少,老先生留下的文字资料不多,仅存有《推拿抉微》油印本二卷,实是惋惜。多年来戚老先生在门诊时诊断病症、手法选用、配穴组合,用带有近似江苏无锡口音的「唱方」形式的场景来带教学生,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文:吴文豹)

【漫话中医】缅怀中医小儿推拿大师

吴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医学教学55年。曾在沪时从业西医骨科临床经验达17年。在中医骨伤、推拿、针灸及中西医结合领域颇有造诣。对临床、教学有独特见解与理论学说。

上一篇:【漫话中医】汉字文化与中医学
下一篇:世界最古老洞穴壁画曝光 可追溯至4.5万年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