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疫情反弹 夺取疫情防控战最后胜利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2年04月05日

文 / 陈琰

4月2日,「全港社区抗疫连线」及「全港抗疫义工同盟」等多个团体和政党在报刊刊登广告,呼吁全港市民「坚持到底 同心抗疫」。在清明节、复活节等公众假期即将到来之际,社会各界应克服抗疫疲劳,保持忍耐,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保持社交距离,防止出现第六波疫情。以上呼吁还提到了特区政府应坚持「动态清零」目标,加快为重点群组接种疫苗,并为适时开展全民检测做好準备,切断社区传播链。

社会团体选择此时发布呼吁可谓是苦口婆心。4月1日,政府取消了对9个国家的「禁飞令」,并计划分阶段逐步解除大部分社交距离措施。而事实上,本轮疫情虽在近期出现回落迹象,但目前每日新增确诊个案依旧在高位横行。政府选择此时取消对9个国家的「禁飞令」,是综合考虑当前疫情态势和滞留在外香港居民的迫切需求。政府需要向市民进一步阐明的是,取消「禁飞令」并不等同于「躺平」。在后期防疫政策上,仍会坚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措施。

在对待疫情的问题上,社会一直存在两种声音,一是坚定执行「动态清零」,另一种则倾向西方国家的「与病毒共存」。此前召开的支援香港抗疫第十次协调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强调,要「坚决防範化解各种风险隐患」、「全力减少死亡、减少重癥、减少感染,并採取严格措施防止疫情输入和反弹」。特区政府应进一步负起主体责任,动员社会各界齐心合力,走出一条符合香港最大利益的抗疫之路。

从生命安全的角度来看,提高疫苗接种率是抗疫成功的关键所在。港大医学院一项最新统计显示,儿童染疫后死亡率为0.35%,较流感高出6倍,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约15%。尽管研究结果存在一些局限性,但结果仍值得警惕:如果奥密克戎并不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对儿童群体也同样「温和」,提高该群体疫苗接种率将刻不容缓。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事实也证明了接种新冠疫苗是减少感染、重症和死亡的根本之策。因此,接种疫苗不应该成为一道摇摆不定的选择题,而应该成为一份社会责任和公民责任。

香港的清明及复活节假期即将到来,若大家不汲取春节疫情爆发的教训,之前的抗疫成果又将付之东流。政府已有在4月底调整抗疫措施的计划,届时市民的生活将有望一定程度恢复。但这其中有个前提,就是疫情在4月下旬前得到有效控制。若疫情控制未达到期望的局面,各项防控措施依然无法放宽,对市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仍将产生持续性影响。

当前仍属战疫关键时刻,惟有社会各界团结一致,才能早日迎接社会面清零,早日实现与内地通关,如此才是符合香港长远利益的最佳途径。

上一篇:来论 | 不在疲劳中休战 坚持才能成功
下一篇:来论 | 履行好主体责任 从严抓好抗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