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
文/胡剑江
特区政府昨日展开首阶段「防疫服务包」派发工作,数以千计义工及多个公务员团队向全港多个基层家庭逐家逐户派发,特首林郑月娥也亲自参与派发工作。此次派发防疫包是「三位一体」携手抗疫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提醒全港上下充分认识目前疫情的严峻性、反覆性,防疫绝不可懈怠,必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动态清零」策略不动摇,努力完善本港的防疫机制,真正实现常态化精準防控,本港才更有条件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避免一放宽措施疫情又反弹的恶性循环,才能尽快恢复与内地正常通关,令本港经济民生持续稳定复常。
第五波疫情肆虐本港,中央全力支持本港抗击疫情,对本港提出的要求「有求必应、照单全收」,送物资、派人员、建设施,大大增强了本港抗疫的能力和信心。构建中央全力支持、特区政府承担主体责任、爱国爱港力量全面参与的「三位一体」抗疫格局,三方面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团结协作,
是中央和港人的共同期望,也是本港成功抗疫的关键所在。
打通防疫物资派送 「最后一裏路」
向全港市民尤其是基层家庭派发防疫包,既是把中央对港人的关爱支持落到实处,而且在包装、派发防疫包的过程中,特区政府肩负起统筹协调的主体责任,并调动爱国爱港力量积极合作,派发防疫包工作顺利高效,打通了防疫物资送到市民手中的「最后一裏路」。市民收到防疫包反应良好,纷纷表示满足家庭防疫所需、减轻生活支出,充分显示出「三位一体」抗疫惠及市民、凝聚人心的社会意义。
派发防疫包不仅仅是为市民提供防疫物资、提升防疫保护那幺简单,
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透过此项工作提醍社会各界、全港市民,抗疫工作任重道远,防疫意识和实际行动都不可放鬆。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日前主持召开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第十次协调会强调,「要充分认识香港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反覆性和援港抗疫工作的複杂性、艰巨性」「要扎实稳妥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坚决防範化解各种风险隐患」。的确,本港的确诊数字虽正慢慢回落,但每天仍新增数千例,市民一旦防疫鬆懈,人流增多,疫情随时有迅速反弹的风险。
一方面,因应本港疫情呈现稳步回落的态势,本港已取消9个国家来港的禁飞令;特区政府决定,4月21日起会分3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清明节、复活节等节假日即将到来;另一方面,国外接连放鬆防疫限制措施,疫情又出现局部反弹现象,日前本港更传出新型变种病毒株「XE」「入侵」的虚惊。
弥补「动态清零」短板
第五波疫情教训沉重、代价高昂。因此,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本港在调整外国航班来港措施、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更要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必须竭尽所能做到滴水不漏,不能因为调整防疫措施而令疫情反覆,让之前的防疫努力和成果付之东流。
虽然,在中央支援和社会各界共同配合下,本港检测、检疫、医护人员等抗疫资源得到充实,抗疫能力大幅提升,但也要看到,本港仍未建立有效运行的全民检测、主动的疫情追蹤机制,这些防疫短板一日不补上,本港就一日未真正实现「动能清零」。
本港抗疫的当前要还是坚持实现「动能清零」为目标,对接内地防疫机制,在恢复与内地正常通关的前提下,逐步恢复与正常国际社会的正常往来。本港社会各界应清醒认识,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最好的营商投资环境,只有做到「动态清零」,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疫情未全面受控就急于放鬆防疫措施,只会得不偿失。
(本文作者爲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下一篇::来论 | 不在疲劳中休战 坚持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