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政
香港疫情正在高位运行,从确定优先和重点的任务来看,仍然是减少重癥、减少死亡、减少感染,尤其老年人的优先保护是重中之重。回顾这一波疫情至今的发展,香港医管局主席范鸿龄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坦言,从中汲取的最大经验教训就是若在去年疫情平稳时,就大力推高接种疫苗人数,尤其是加强对院舍长者的保护,或许能够大幅减少第五波疫情死亡人数。
接种工作做得好不好,关乎港人生命安全,更关乎抗疫大局成败。接种疫苗之初,部分传媒聚焦于副作用,所谓「打死人」的信息满天飞,尽管这些资讯欠缺科学根据,似是而非,甚至是刻意误导,结果以讹传讹,动摇人心。更不必说反中乱港势力为破坏抗疫而无所不用其极,大造谣言,对不少市民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错误地认为接种风险高,部分长者尤其害怕打针,平添接种的阻力,以至于现在悔之晚矣。
香港市民必须要明白,现今严峻疫情之下,现有疫苗虽非万应灵丹,但足以有效大大降低重症率及死亡率。港大医学院发表的疫苗有效性研究数据显示,对于60岁以上老人来说,接种三剂次的科兴和复必泰疫苗,防重症、防死亡的有效率,都超过了97%。这表明接种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疫手段之一。
抗疫不单单只需要接种疫苗,更需要一套精準而科学的防疫抗疫机制。香港第五波疫情爆发之初,随着确诊者入院激增,本港公立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已达到百分之百,医疗系统的压力持续加大。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统筹医疗资源,分层分级配置到最亟需的人群和地方,持续改善资源使用效率,包括加强公私营协作等计划,依然是当前抗击疫情的重要环节。
范鸿龄在採访中提到的安老院舍中医诊疗服务、中医咨询热线、住院病人中医诊疗服务、发挥内地援港医疗队内中医药专家的诊疗经验等措施,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和预防新冠病毒功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其实,在病人眼中,没有中西医之分,只有有效与无效的差别。内地抗疫的早期经验表明,採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少了轻型、普通型患者向重型发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0年3月披露的数据,当时全国超过九成的确诊患者使用中医药,总有效率超过90%。
徒法不足以自行,非常时刻要有「战时思维」。在抗疫的关键时刻,最宝贵的是信心,最重要的是团结,最迫切的是行动,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动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央坚定支持香港抗疫,香港绝不是孤军作战。特区政府要积极作为,中央援港项目和措施必须尽快落到实地。同时,香港社会也要配合抗疫政策,全力以赴,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只要全港社会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