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 抗疫曙光渐露 「动态清零」仍需坚持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2年03月24日

文/李晓蓉

第五波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市民对现阶段抗疫工作的看法有何变化?紫荆研究院最新民调显示,近八成市民肯定中央援港防控专家组的工作,87.7%受访者认同专家组所提出的抗疫「三减」目标,83.2%受访者支持内地医护人员来港支援。这表明在中央的全力支持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取得更多共识,战疫信心更坚定,这些都是最终战胜疫情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

自第五波疫情爆发以来,香港录得逾一百万宗感染个案、逾五千宗死亡。昨日政府宣布一系列新的防疫措施,更引发「为放开而放开」、会否造成疫情反弹的担忧。中央援港防控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今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指出,特区政府作出暂不进行全员检测是基于疫情防控优先要求作出的决定,并不意味着「躺平」。优先和重点的任务仍然是减少重癥,减少死亡,减少感染,尤其老年人的优先保护是重中之重。

民调结果表明,多数市民清醒认识到,虽然当下严峻的疫情大大增加了「动态清零」的难度,但如果半途而废,就此「躺平」,放任病毒肆虐,香港一定会付出更加沈重的代价。唯有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才是对香港市民福祉最有利,对香港社会最负责任的做法。

近期香港抗疫效率的有效提升,与中央「有求必应」,从物资保障到专家指导,再到医护援港密不可分。特别是近期内地医护援港持续成为关注焦点,无论是行政长官在记者会上对内地医护的肯定,还是民调中逾八成市民支持其来港,都是源于他们来港后所展现出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赢得了普遍认可。政府应更注重跟进内地医护是否可以人尽其才参与救助,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给予更合理的安排,让他们安心工作,也让内地民众放心。

尽管连日新增个案数量有所回落,但社会必须摒弃Omicron等同大号流感等谬论,必须清醒认识到一旦忽视其危害性,仍将令公众健康生命安全付出惨痛代价。而病毒的进一步变种、香港居住条件、一老一小接种率不高等风险因素依旧存在。唯有毫不动摇的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三减三重一优先」的努力方向,真正做到「科学精準,动态清零」,才能取得抗疫最终的胜利。

相关新闻
上一篇:来论 | 内地援港医护是香港的及时雨
下一篇:精準防疫实现「三减」 需要全港齐心协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