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市场风高浪急 投资须更谨慎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7月30日

港股经历小股灾。继前日急挫近1000点,恒指昨日最多再泻1100点,连同上周五计算已累跌3日,市值蒸发多达9.5%。虽然25000点关口失而复得,但已连续两日处于250天线以下,意味重大支持位已告失守;由于跌得太急、太深,短期内不排除出现反弹,惟鑒于目前市况风高浪急,投资者入市诚须更加谨慎。

造成今轮股灾的主因,一般认为与内地收紧对教育股、科网股的监管有关。最近教育股尤其受压,个别股份自高位起计惊人地累泻九成之谱;科网股亦是重灾区,恒生科技指数昨跌近8%。内地去周六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过往教育机构的营运模式及盈利能力肯定有所改变,但毋庸置疑,这是有利社会及下一代长远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过程中,市场出现短期阵痛既属正常,有关方面不能因此被市场牵着走,去改变原来的好政策。同一道理,也适用于不断加强完善对科网企业的监管,不能因为一时市场动蕩,而放弃保障行业及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过去有所谓「央妈」说法,意指各地监管部门总会呵护股市向好;现在的事实反映,长远向好必然较短期波动来得重要。

此外,美国加强打压中概股,亦为跌市元兇。华府对中国的压制,由透过种种手法迫令中概股退市,到美证监最新要求在美上市中企披露政府监管风险云云,皆是不公平、不合理、极具针对性的恶意操作,事实上科网股之跌便非近日之事。不必讳言,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日趋複杂,都增加了市场不明朗因素及不确定性,特别是科网股早前累积了庞大升幅,跌市下难免会首当其冲。

至于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恶化,特别是变种病毒日渐肆虐,亦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在高疫情下坚持解封的英国,疫情去向固然备受关注,加上美国及欧洲等地疫情明显恶化,都大大沖淡了此前数月的乐观氛围。美国10年期债息扭升为跌,由年初上望1.8厘回落至最新1.2厘水平,反映资金纷纷涌向避难所。假若各地似澳洲般重新加强封锁措施,经济复常步伐必然拖慢。

上述诸多负面消息的互相交织,都对近期跌市产生推波助澜作用。问题是,港股未来真箇步入熊市?技术上纵如是,惟香港整体经济走向并没变坏,基本因素且愈来愈健康,不单已连续数十天疫情「清零」,疫苗接种率不断增加,何况美国举动也变相将肥水生意流向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查近日跌市中,便非所有股份全线向下,例如本地股、内银股,以及防守股皆录升势,反映市场并非一面倒看淡。另一方面,内地的基本面同样理想,疫情基本受控,经济增长亦很可观,而央行早前降準亦确保了市场流动性充裕。

外汇基金昨公布上半年录得逾千亿元投资收入,不过金管局总裁余伟文仍提醒,投资环境依然存在颇多变数,局方会小心谨慎管理外汇基金,保持灵活性及作出适当防御性部署。的确,环球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仍大,投资者始终要做好风险管理措施,持盈保泰方为上策。(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哲)

上一篇:【商报时评】寸土必争 让市民早享获得感
下一篇:【商报时评】国安有保障 香港万家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