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积极应变 巩固金融中心地位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7月03日

今日时报评论员 赵燕玲

毕马威昨发布香港IPO市场的2021年中期回顾报告,上半年集资总额达260亿美元(约2018亿港元),暂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纳斯达克及纽交所。报告预计,本港下半年新股集资活动及市场交投气氛将持续活跃,料全年IPO集资总额将不少于4000亿港元,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多年来,凭藉「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及连接广阔内地和国际市场的独特桥樑作用,香港市场不断发展壮大,长期稳居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列。过去12年间,香港IPO集资额曾7次荣登全球榜首;纵然如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环球市场,香港经济亦陷入深度衰退,但港股依旧表现强劲,逆市而上,最终全年IPO集资达3975亿港元,成为去年全球第二大IPO市场。而据毕马威预估,今年香港全年IPO集资额将超过4000亿港元,届时将再次刷新本港IPO历史纪录。

IPO集资额不断创新高,股票市场持续活跃,优质新经济公司及科技「独角兽」陆续选择来港上市或第二上市,这都证明了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肯定和看好。特别是在过去两年间,香港经历了修例风波和新冠疫情的双重重创,但金融市场却仍然健康运营,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稳定性,令投资者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充满信心。

危中有机,机中有危,全球市场瞬息万变,香港亦必须居安思危,紧跟时代步伐和发展趋势,不断改革应变。昨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一个论坛上,总结全球未来经济发展两大趋势和转变,甚具启发性:其一是近年经济全球化及自由贸易体制受到不少冲击,中美关係持续紧张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逆转,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国际产业链及供应链的发展和布局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其二,国家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包含了不少对香港发展举足轻重的重大政策,香港需要认真研究,及时提前做好部署。

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和转变,香港该如何应对呢?首先,中美关係持续紧张和疫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转移,必然导致香港与欧美等传统市场的贸易经济合作受到诸多阻碍,全球经济中心逐渐向东转移已是趋势,因此香港须调整策略,以内地、东南亚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心,开拓更有潜力的市场;其次,应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格局,及时抓住国家发展机遇依然是未来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过去内地的经济腾飞和改革开放,为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而新时代,「十四五」规划一如既往明确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之功能,再加上「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也为香港金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港须及时抓住机遇。

总之,面对后疫情时代疲软的全球经济、逆全球化趋势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转变,香港唯有主动灵活积极应变,才能不断巩固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上一篇:【商报时评】喜迎屯马线 密织铁路网
下一篇:【商报时评】人人尽责 提升香港抗疫力

分享到